【你说功高震主,对刘邦的统治有威胁,但是有功高还不是为了帮刘邦打项羽,因为功高而有威胁,犯了什么罪呢?
相反的例子,比如同样名列十大含冤名将之列的袁崇焕。
之前咱们也介绍过袁崇焕了,从他事迹来说,基本确定跟谋反不沾边,被以谋反罪处死,自然是错的。
但是从他擅自斩杀毛文龙,以及违背朝廷的决定,执意将粮食卖给蒙古部落,想要以此拉拢蒙古部落,结果蒙古部落转头如朝廷担心的那样,把粮食就卖给建奴。
从这两件事来说,应该确定严重违反了当时的律法,并且还产生了很严重的后果。
类似的还有蓝玉这样的,说谋反嘛,大概率是没有,但是其他的违反当时律法的犯罪行为,可干得不少啊。
扯远了,说个冷知识,很多人觉得诛九族比夷三族更严重,但其实是相反的,夷三族的刑罚比诛九族更加残忍,而且打击范围更大!
夷三族的三族说的是父母妻子三族,表面上看,比九族的范围要小。
但是根据学者的考究,诛九族虽然看上去范围大,但是明确的规定了诛杀的范围。
但是夷三族没有明确的界限,看掌权者心情,心情好,三族人数就少一些,心情坏,三族可以是三族的九族。
最出名的,当属司马老贼指着洛水放屁之后,转头就将曹爽夷三族,受到牵连诛杀的超过了五千人。
其次,夷三族的受刑之人也要遭受具五刑,简单来说,就是要轮番受到五种刑罚,具体的每个时代有所不同。
但诛九族一般就是只要处死就行。】
...
“就是,本王从来没想过造反,他刘邦要是想让我交出兵权,我交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如此对我!”
彭越怒吼了起来。
...
汉武帝时空,袁崇焕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
汉武帝道:“你也不用如此,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只要你们每一个人都遵守大汉的律法就行。”
...
秦二世时空,项羽哼哼了一声,道:“看吧,让你们跟着刘邦混,怎么样?都死得这么惨吧?”
彭越咬牙切齿,狠狠的一拳砸在了桌子上:“该死的刘季,我与你不共戴天!”
项羽拍了拍彭越的肩膀,道:“你放心,现在咱们的敌人是暴秦,暂时不宜直接攻打刘邦,免得被李世民他们抓住机会,等咱们打败了他们,到时候本王给你们报仇!话说,这老天怎么不说一下其他的诸侯王都被刘邦怎么了?”
彭越道:“想必也没有一个好结果的,估计是全都被杀了。”
...
【接下来,咱们盘点此次最后一位十大含冤名将,高仙芝!
在之前的视频中,介绍郭子仪之时,曾提到过高仙芝的一些事情,今天,咱们详细介绍一番。
这高仙芝呢,乃是高句丽的贵族,高句丽被灭之后,自然就成了唐王朝的人。
他自幼习武,武功高强,早年跟着父亲高舍鸡到安西都护府,因为父亲的功劳,被授予游击将军。
到二十来岁时,就成了和父亲一个级别的将军,只不过级别应该不是很高,并未受到重用。
等到出身羌族的唐朝名将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的时候,开始重用他。
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高仙芝担任了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这一年,达奚各部落叛乱,夫蒙灵察派遣高仙芝带着两千唐军,很快就把叛乱平定,叛军不是被俘虏,就是被杀死,全军覆没。
公元747年,唱戏的祖师爷李隆基派遣高仙芝带着一万步骑去平定小勃律国(大概在克什米尔西北。)
这小勃律国本是唐朝的属国,处在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之上,之前吐蕃进攻小勃律国,小勃律国向唐朝求救,唐玄宗命令吐蕃退回去,但吐蕃根本不听。
于是小勃律国被吐蕃攻破,后来吐蕃赞普将自己的姐姐送到小勃律国和亲,于是小勃律国就跟着吐蕃混了。
吐蕃占领了这里之后,中亚的原本二十多个依附唐朝的小国都纷纷归附了吐蕃。
前几任都护数次派兵攻打,都因为吐蕃的援助无功而返。
这一次,高仙芝出征,他也知道,千里远征,直接去硬刚吐蕃,恐怕占不到任何的便宜,还要失败。
于是,他打算来个绕后偷袭小勃律的老巢。
只是这条路,注定是很难走的。
唐军沿着沙漠边缘走啊走,走了数千里,然后又开始爬上平均海拔4500的帕米尔高原,穿越风雪不毛之地,继续走啊走,来到了瓦罕河。
接着,他兵分三路,继续走啊走,累计从出征开始,走了一百多天。
终于在连云堡前面汇合到了一起。
这里是小勃律国边境上的一座前线堡垒,在连云堡上驻扎了一千吐蕃军,附近十几里之外还有一个城寨,驻扎了吐蕃兵九千。
双方兵力相等,唐军是跨越数千里远征,要是直接硬干,肯定是很吃亏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