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像咱们的赤红风暴,在抗倭战争胜利之后,腐朽的国府背后的大爹阿美,和已经开始变质的红色盟主,都在干涉我们,不希望我们统一,这样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可那个天才却是一句话就道尽了世界局势!
抗倭战争急不得,统一战争慢不得。
也就是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平息没两年,列强又在欧洲开始纠缠,无暇他顾的时机,将国府给摧枯拉朽推倒,如此一来,到时候列强的事情搞完了,国府也没了,他们想要继续在我华夏搞事,也找不到好狗了!
但如果一旦速度慢了,列强从欧洲的麻烦中抽身出来,到时候情况就很难预料了。
最终,一切也都如他说的那般,变质的盟主觉得没他们帮忙,赤红风暴应该拿国府没什么办法,阿美也觉得国府再怎么废,地盘比对方大,兵力比对方多,装备比对方强,虽然他们进攻赤红暴风的行动都失败了,但是再怎么也不至于输吧。
结果,没想到,赤红风暴三下五除二就将国府给料理了,等阿美反应过来,国府都蹲海岛上去了,他们再干涉,也就只能阻止咱们登岛去彻底了结他们,至于还想干涉大陆,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
“说得对,软骨头就是软骨头,鼠目寸光就是鼠目寸光,满清,废物!垃圾!根本没什么好辩解的!”
汉高祖刘邦呵呵冷笑。
...
“垃圾建奴!要不是你们这群垃圾害我华夏,这世界岂容那些红毛嚣张!”朱元璋怒骂道。
...
“彻底消灭建奴的行动,马上就得开始了!一群数典忘祖,忘恩负义的跪族!”
明成祖朱棣眯起了眼睛。
...
“这一次,建奴将无处可逃,必须彻底覆灭!”崇祯帝的声音非常的冷。
...
天启时空,天启帝看着天幕上的好弟弟,那可真是羡慕极了。
虽然,经过天幕启示,他操作了一番之后,大明的情况好转了一些,不过这显然是没有另外一个时空的他弟弟的情况好啊。
他弟弟现在这是直接就有能力全面进攻后金了,但他这里,还得继续等。
...
【扯远了,现在回到刘永福这边。
因为清廷已经决定求和,所以就不再允许刘永福继续待在越烂,因为他是个坚定的抗击红毛鬼子的态度。
而越烂方面的许多百姓以及一些不服红毛的官员对刘永福的离开也是非常不舍。
但刘永福也没有办法,只能向他们保证说,洋贼未灭,他回去看看情况,找机会,他一定会回来的。
只是,刘永福回国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越烂了。
而后,清廷开始商量怎么安置刘永福,刘永福请求驻扎在广西,但是清廷各大员基本都不同意,因为担心他会随时去找发烂稀的麻烦。
最终,刘永福被安置在了广东南澳镇做总兵,麾下新招募的队伍也被裁剪到了1000人,被称之为“福军”!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倭寇入侵海岛。
于是,清廷下令让刘永福前往海岛帮办军务,协助海岛巡抚防备倭寇。
但此时的福军在这几年里,陆陆续续被清廷裁撤,搞得只剩三百人了!就跟他当年发迹之前一样了。
他请求将队伍扩增到三千人,但是被拒绝了,上面只给了他一千临时组建的潮勇以及几百条毛瑟枪和一些火炮,就让他出发了。
刘永福一路行军一路操练,到了海岛之后,结果又被巡抚邵友濂排挤,将他安排在...南,不准他来...北。
后来,清军先在高丽平壤惨败,接着又在黄海海战惨败,清廷一会儿想要将刘永福调到辽东,一会儿又说想让他直接进攻倭寇本土。
此时,巡抚邵友濂这才害怕了,赶忙各种礼遇讨好刘永福,希望他能留下来,并且还上书清廷。
他的目的,自然是担心刘永福走了,倭寇来进攻海岛他挡不住。
最终,刘永福被留在了海岛上。
之后,唐景崧被派来当巡抚,但是这已经不是当年了,当年唐景崧到处跑,劝清廷支援刘永福抗击发烂稀,但现在两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有了挺大的矛盾。
唐景崧依旧是在限制刘永福,不让他来北,将他留在南边,限制他的防守区域。
1895年,正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辽东倭寇直逼山海关,张之洞又想调刘永福前去辽东。
但是没多久,倭寇入侵澎湖,唐景崧将其留了下来。
三月,《马关条约》签订,清廷将海岛和澎湖割让给了倭寇。
刘永福闻讯之后,誓死保住海岛。
海岛上的百姓也是群情激愤,喊着要和倭寇对抗到底!
五月,唐景崧被海岛士绅拥立,建立了“海岛民主国”,唐任大统领,刘任大将军。
(也有说刘并未在这个政权里担任任何职务的,有相关证据支持。)
话说,这个唐景崧在当初抗击发烂稀的时候,就几次提起,想让刘永福割地称王,但被刘永福拒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