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说回来,本人倒是有些好奇,为啥什么康熙乾隆的野史都是什么下江南泡妞、吃美食、给百姓伸冤、惩治贪官污吏什么的亲民形象,到了雍正这里就全成了暗黑故事呢?
这好像是反着来了吧。
就比如那乾隆,还为百姓伸冤呢。
直隶井陉知县周尚亲克扣粮款贪污腐败,知府方立经、总督周元理都进行包庇。
秀才梁绿野告状无门,就带着几十人上京告御状,他还以为乾隆是朱元璋,会给他公正处理,还给他妥善安置,避免有人秋后算账呢。
结果乾隆虽然是将贪官也处理了,但他也直接将梁绿野和三十多个人全都砍了头,理由就是:“奸民聚众告官”。
还有河南夏邑平民刘元德在乾隆下江南挥霍的时候,拦路告县令赈灾不力,结果被拉去充军,同案士绅两个被斩首。
还有个金从善在乾隆四十三年时拦路请求早立太子,乾隆说,你虽然说得有道理,但是你越级乱哔哔,所以还是把头颅送给我吧。
反观那个被黑得很惨的朱元璋,常熟县民陈寿六按照朱元璋制定的规矩,头顶大诰,绑着县吏顾英到南京告御状。
朱元璋不仅亲自接见处理,还给了银子布匹,免了三年杂役,并下令地方官员不准秋后算账报复,不然就砍全族!
并且规定以后陈寿六身上要是有什么案件,必须上报自己处理,以免有人借机报复。
当然,后来朱元璋还是取消了这种上京告御状的规矩,但这并不是他不想给百姓伸冤了,而是因为被烦死了,因为很多百姓一点小事就跑来京城告状,确实扰乱了正常的行政效率和秩序。
所以朱元璋就改了规矩,要是鸡毛小事跑京城来告御状,就打一顿,然后案件发回地方调查审理,但他还是保留了重大冤屈或者案情可以上京告御状的规矩。】
...
“这乾隆,指定是有神经病!真不知道那些吹捧他的人是怎么捧着他的臭脚的。”
朱元璋呵呵一笑。
...
“父皇英明,咱看这乾隆指定是脑子有病!一门心思就想用恐怖手段维护他们建奴那残暴的统治,让百姓不敢发一言!”
明成祖朱棣说道。
...
“小朱兄说得对,朕看这乾隆就是这样想的。”唐太宗李世民也点头说道。
...
“这乾隆就是个垃圾!”汉武帝冷哼了一声。
...
一时间,各路皇帝纷纷对着乾隆开炮,刚醒过来的乾隆又气得哇哇乱叫了起来。
雍正时空,雍正一巴掌甩在了弘历的脸上。
“你神经病啊你,别人告状伸冤,你就算觉得是越级上告不妥,你训斥教训一顿不就行了,你杀人家做什么?”
弘历:“&……¥#”
...
“哈哈哈...”
看到年轻版的乾隆挨打,天幕上又是各种大笑。
...
【话说回来,这雍正继位的野史传闻,倒也不是什么后来才出现的野史,而是他刚继位的时候就有了。
这个事呢,起因是因为有个叫做曾静的人,在去参加科举的时候,无意间读到了曾经的明末清初抗清失败,拒不仕清的思想家、文学家、诗文家吕留良的几句话之后,就让自己的弟子张熙去了吕家求到了吕留良留下的很多作品。
结果他是越看越激动,越看越想干翻清朝,就以华夷之辩的思想鼓动时任川陕总督的岳钟琪造反,结果被告发了。
曾静当时列举了雍正的十大罪状,其中就有谋父,逼母等等。
雍正得知消息之后,也是大惊失色,还亲自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来对曾静说的他的十大罪状进行一一辩论驳斥,另外还有用孔孟之道强行解读来作为清朝是华夏正统的解释,并且在这本书的最后,还用上了曾静认罪认错的话。
最终,雍正觉得曾静就是被别人的思想给迷惑了,忽悠了,没有杀他。
但吕留良的家族则是遭到了灭族,就连早就死了的吕留良也被开棺戮尸!而吕留良的相关各种作品,也遭到了清理和焚毁。
不过,等到乾隆一继位,就把曾静和张熙给杀了。】
...
“那岳钟琪在干什么?白瞎了是岳武穆的后人,干啊!没机会就算了,有机会那还不干!那建奴不是自称女真后人吗?”
明武宗朱厚照冷哼了一声。
...
雍正时空,岳钟琪看到朱厚照的画面,那脸色涨红得像猪肝了。
而雍正帝想起当时的事情,也是阴沉着脸。
...
崇祯时空,岳飞也只能叹一口气了。
崇祯则是微微一笑道:“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对了,这个吕留良是谁啊?看来也是个大才啊,得派人去寻访一番。”
...
乾隆时空,汉王刘邦:“嘿,你们这些鞑子,还就是喜欢烧书搞文字狱哈?”
旁边,霸王项羽则是一言不发,主要是他有些心虚。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