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每一个决策、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棋盘上的棋子,影响着战局的走向。圣克鲁岛这场战斗,便是一场充满智谋与勇气的激烈交锋。
三小队长从俘虏手中接过纸张时,神情凝重,尽显谨慎细致。他深知这份信息的关键意义,遂果断命令俘虏详细绘制圣克鲁岛的防卫布局图。这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图纸,它将成为打开敌方防御体系大门的钥匙。在俘虏完成绘制后,三小队长没有丝毫的急躁,而是稳稳地坐下,全神贯注地研究起这份防卫图。他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三小队长将五个作战小组的实时位置与防卫图相结合,精心构思着作战方案。他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在脑海中反复推演着每一步棋的走法。这份作战计划,犹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不仅全面考量了敌人复杂的防御布局,还充分顾及了地形的起伏和天气的变化等诸多外部因素。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安排,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心血。
计划制定完成后,三小队长没有贸然行动。他深知团队协作和上级指导的重要性,于是将这份凝聚着自己心血的作战计划提交给中队长王忠审批。王忠在仔细审阅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份计划条理清晰、详尽周全,且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完全符合他对一场完美作战计划的期待。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计划下达给各个作战小组,并着重强调:“执行任务时,尽量不留活口,避免日后生出不必要的麻烦。”这简短却有力的命令,犹如战鼓敲响,激励着队员们勇往直前。
根据俘虏提供的炮台位置信息,第一和第二小组迅速响应,如同两支离弦之箭。他们将小组成员分成两个战斗小组,每组十人,目标明确地对十个炮台发起同时袭击。这场袭击经过了精心策划,每一名队员都对自己的任务了如指掌。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行动敏捷、配合默契,顺利完成袭击后,迅速在码头汇合,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码头,作为敌人的补给线,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控制了码头,就等于扼住了敌人的咽喉,切断了他们的生命线,这对于整个作战行动的胜利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第五小队、第六小队、第七小队、第八小队、第九小队和第十小队联合起来,各自沿着山涧,如鬼魅般向海盗的营房、情报中心和码头发起突袭。他们行动迅速而隐秘,如同暗夜中的猎豹,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敌人最致命的打击。每个小组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作战整体。他们的脚步轻盈而坚定,每一步都踏在胜利的道路上。
王忠亲自带领第五和第六小队,悄无声息地摸到了海盗营房附近。眼前依山而建的军营,布局规整且极具防御性。各个部分相互掩护,犹如一座坚固的堡垒。营房周边挖掘的战壕和外围设置的铁丝网,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然而,王忠和他的队员们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们冷静地观察着局势,迅速分析出敌人防御的优缺点,制定了详细的攻击计划。
王忠望着营房的布局,不禁暗自感叹:“难怪其他海盗难以占到便宜,设计这个营房的军官确实有两把刷子。”但他并没有被敌人坚固的防御所迷惑,而是果断指挥两个小队从营房两侧进行包围,同时迅速寻找并消灭周边的暗堡和明暗哨。在清除了外围障碍后,队员们剪断铁丝网,顺利进入营区。随后,他们按照事先分配好的区域任务,有条不紊地逐个剿灭藏匿在营房中的海盗。在王忠的带领下,中队部的队员们也行动起来,他们以雷霆之势消灭了守卫大门的哨兵和警卫人员,确保了整个行动的顺利推进。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果断,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为战斗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另一边,第五小队长带领小队成员从营房一侧出发,悄无声息地向营房后方的山地进行包围行动。第五小队长身先士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小心翼翼地探寻着上山的路径,每一步都充满了警惕。就在这时,山上突然出现一明一暗的火光。这一异常现象瞬间引起了他的警觉,他当机立断,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紧接着,他指示狙击手们将枪口对准火光出现的方向,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在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后,第五小队长决定亲自带领一个精干的战斗小组,悄悄地向可疑火光所在的位置摸去,试图进一步侦查情况。
与此同时,三小队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见解:“既然海盗拥有雷达设备,那么这些雷达设备很可能就部署在营房后面的山顶上。”这一推断犹如一盏明灯,为小队的行动提供了新的线索,也让第五小队长的侦查行动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三小队长的提议得到了其他队员的认可,大家都明白,如果能够成功定位并摧毁这些雷达设备,将极大地削弱敌人的侦察能力,为后续的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于是,小队成员们在第五小队长的带领下,更加谨慎地推进,同时密切留意四周的环境,以防遭遇敌人的埋伏或突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