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乙道:“谁说不是呢。出资修建之前只说了会给在石碑上刻上名字来让子孙后代也记住几人的善举,谁曾想捐的多的还能得到皇帝陛下的圣旨嘉奖呢。”
路人丙道:“谁说不是呢,那出资最多的还单独得了一份圣旨嘉奖呢,听说当天就直接放到了祠堂里给祖宗们看到这个圣旨呢。”
路人甲继续道:“要我我也供起来,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肯定得给祖宗知道才行。”
路人乙道:“我听说这两份圣旨都是皇帝陛下亲自写的呢,这可皇帝陛下的墨宝,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
路人丙略带疑惑得道:“这圣旨难道不全是皇帝陛下的亲自写的嘛?”
路人乙回答道:“你这就不知道了,我有个亲戚是当官的,说是这圣旨其实都是皇帝陛下的奴才们写的,能让皇帝陛下自己写的圣旨,那可是不一般的。”
路人甲道:“原来是这样的嘛?那那个单独的圣旨不是赚大发了吗?不止能够光宗耀祖了,还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墨宝。”
四人一路往里面,耳边都是这些个声音,听的几人面面相觑,没想到这圣旨下发了之后还有这么个故事呢。
胤祯率先忍不住,小声的道:“四哥,他们说的是真的吗?这圣旨真的是皇阿玛亲自写的吗?”
胤禛点了点头,道:“是真的,这消息也是爷让人放出去的,这也得让人知道不是吗?万一下次还有这种需要也有人愿意捐钱啊。不要忘了这水泥还能修路呢。”
胤禔三人听了胤禛这话,不由得在心里暗叹道:这个老四(四哥)果然是狡猾奸诈的像个狐狸一般,居然还能这样,真的是学到了。
几人就这样一路随着人流到了生祠的正堂,康熙的塑像端端正正的放在了正中央,一旁还挂着一张画像,那画像正是康熙让郎世宁画的画像。
画像和塑像基本一模一样的,让胤禛四人纷纷在心里感慨道:这些人找的塑像师手艺该真不赖,都快赶上内务府的那些个匠人了。
几人在正堂内转了一圈,看着香火旺盛的生祠,胤禔率先开口道:“行了,都看完了,回京也能跟皇阿玛交差了。回客栈好好歇息一下,明日早起回京。”
胤禛点了点头,道:“听大哥的,走吧。”
见两个哥哥发话,胤祥和胤祯也没有意见,纷纷点头应下了。
第二日,一行人便开始全速回京,一路上也没有在多耽搁。回到京城也已经是七日以后的事情了。
回京了的四人先是去了乾清宫给康熙回复这次的差事行程。而钮祜禄氏则是被苏培盛找了个人先行送回了雍郡王府。
乾清宫,李德全远远的边看到了胤禔、胤禛四人向乾清宫走来,赶忙走到乾清宫的暖阁里,对这康熙打了个千,轻声道:“万岁爷,直郡王、雍郡王、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回京了,已经往乾清宫这边来了。”
在批折子的康熙听了,从折子中抬起头,道:“哦,那一会就直接让他们进来吧。”
李德全点点头,道了一声“嗻。”之后便又弓着腰走了出去。
李德全刚走出去一会儿,胤禛四人便走到了乾清宫的门口。几人见到李德全,正准备上前让李德全进去给康熙通报一声。哪料到,李德全率先走了过来,对几人道:“几位爷,万岁爷刚刚说了,让几位爷直接进去就可以了。万岁爷在暖阁里等着几位爷呢。”
四人闻言点了点头,道:“有劳李公公了。”说完以后,便齐齐走进了乾清宫的暖阁。
暖阁里,几人进门时,康熙正好批完一份折子,梁九功正在一旁将折子上的墨迹吹干。几人进了暖阁,先是齐齐的打了个千给康熙请安道:“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康熙对着几人道:“都起来吧。”
待几人都站起身以后,康熙便问道:“黄河的河道可都修建好了?”
胤禔作为四人中的老大,只能率先站出来答道:“回皇阿玛的话,都修建好了,儿臣们一路回京顺便巡视了一番黄河河道。皇阿玛,儿臣跟你说,这新修的水泥河道比之前那泥沙修建的河道可真的是牢固了许多。不止牢固,还很是整洁,儿臣估摸着这黄河的河道十年内都不会再出现决堤的事情了。”
康熙闻言,有些吃惊的道:“你此话当真?老四,你来说。”康熙之所以会对胤禔的话有所质疑,那是因为胤禔之前跟太子打擂台时,经常有夸大事实的事情出现。而胤禛一向来都是一板一眼的,从来都不会有夸大事实的事情出现。
胤禛见康熙点名问他,道:“回皇阿玛的话,大哥所言不虚,只一点儿臣不敢保证,那就是这河堤十年内不会决堤了。儿臣只能估摸着这河堤五年内应该是可以安然无恙了。”
康熙知道自己这个四儿子一向以来都是严谨的,点了点头道:“五年也不差了。够了,够了,这黄河河堤年年都决堤,年年都修建,每年都要花上许多的银两去赈灾。好了,那之前让你们去看的开封知府说的那个要给朕盖的生祠,你们去看了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