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见大格格上前福了福身,道:“回爹娘的话,额娘想着待女儿年纪大了,若是还没有嫁人,那么她就能以自己年纪大了不好不好说亲,将女儿嫁给她的娘家侄女了。”
这一世的大格格并不是一直生活在李氏身边,对李氏的母女之情有,但又不多,所以直接揭穿了李氏的想法,大格格也没有丝毫的负担。
乌云娜闻言,不由得重重的拍了桌子,道:“李氏,你怎么敢的,早在十几年前,皇上就命人下发过圣旨,要求三代以内的血亲不可以相互通婚,你是要违抗圣旨嘛。你简直愚不可及。
还有,你阿玛一个小小的知府,你家除了你阿玛之外都是白身,这样的家庭,怎么好意思让大格格下嫁的。大格格现在可是太子爷的女儿,将来是公主之尊,就算年龄大一些,那也不是你们那样的家庭可以肖想的。皇家的女儿从来不愁嫁。
退一万步讲,就算爷现在仍旧只是个亲王,大格格出嫁,爷肯定也会给她请封郡主的,并不是你侄子这种不学无术,二十好几了,连个功名都考不上的男子可以肖想的,你最好歇了你这个心思。”
李氏闻言,虽然内心心有不甘,但还是只能道:“妾身谨遵福晋教诲。”
教训完李婉如,乌云娜喝了口水,放低了声音对大格格道:“大格格莫要担心,皇家的女儿从来不愁嫁,哪怕年岁长一些,也很多人趋之若鹜的想要攀附上来的。
等晚些你阿玛回来,嫡额娘便跟他说一下这事,让你阿玛给你挑几个如意郎君,到时候你好好挑挑,看看哪个和你的心意。
这事是嫡额娘的错,嫡额娘忽略了你的年纪了。既然你的婚事提上了日程,那你也该好好的学学管家之事了,相信爷给你们找的那几个教养嬷嬷都教过你们了吧。
不过,纸上谈兵终究是没有用的,从今日起,后院的大小事务除了你嫡额娘这里,其他的便都交由你来管,若有不懂的,便来问乌嬷嬷或者嫡额娘。
也不要被那些个奴才欺辱了去,仗着你年纪小让她们糊弄你,记住,你是我们毓庆宫的大格格,是太子爷的长女,是主子,未来你阿玛坐上了那个位置,你就是长公主,是爱新觉罗家的女儿虽说我们大清的长公主没有权利,但是你是主子,别说现在毓庆宫的这些个下人们,就算是你将来的夫家,那也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若他们想要欺辱你,你也是能够打回去的,莫要害怕,知道吗。”
大格格闻言,站起了身,行了个礼道:“女儿多谢嫡额娘今日之教诲,女儿一定能够管好后院这些事情的。嫡额娘放心。”
乌云娜听完,点了点头,道:“好,嫡额娘相信你。快坐下吧。”
乌云娜难得说这么多话,有些觉得口干舌燥的,便端起杯子,喝了几口茶水。不过,虽然口干舌燥的,乌云娜喝水也是一如既往的优雅和好看,并没有做出牛饮之态。
喝了几口水以后,放下茶盏,乌云娜又继续开口道:“几位妹妹可还有什么事情吗?若是无事,便都告退吧,只一点以后几位小格格到了婚配的年纪,各位妹妹万不可如李氏这般糊涂了。本福晋事忙容易忘记,你们得自己上些心。”
底下的几位有女儿的人赶忙应道:“是,妾身(婢妾)谨遵福晋教诲。”
乌云娜挥了挥手,道:“无事,便都回去吧。”
几人赶忙站起身,道:“是,妾身(婢妾/女儿)告退。”说完,几人便都转身离开了正院。霎时间,刚刚还一番热闹之象的正院安静的落针可闻。
乌云娜便扶着茯苓的手去了一旁的书房,现在眼看着已经康熙五十四年了,历史上的康熙时六十一年时驾崩的,满打满算也就六年时间了,自己在胤禛登基以后,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得好好的计划一下该如何做。一点一点的写下来。
时间过得很快,感觉刚刚过了没一会,外面的天色就暗了下来。乌云娜自己收好只写了一个开头的计划,收进了空间里以后,便走出了书房。
走出书房,看到候在门口的桑叶,问道:“爷可回来了?”
桑叶笑着答道:“太子妃出来的正巧,刚刚祝余来报说,主子爷刚刚回了毓庆宫,这会正在前院书房呢。”
乌云娜闻言,便道:“那你便陪着我去一趟前院书房吧。”说着,便伸出手去。桑叶赶忙上前,扶住了乌云娜的手,主仆二人缓缓的往前院书房而去。
书房里,胤禛刚刚坐下,批了一天的折子的他整个人都很是心累。他万万没想到,今日他去乾清宫,等着他的只有梁九功和梁九功的那一句“万岁爷交待了,这折子都交由太子爷您来批,若是有不懂的便先放一边,全都批完以后再去向万岁爷请教。”
天知道他听到梁九功的这一席话时,内心有多么的崩溃,但是,无论他如何向梁九功打听,梁九功就是不肯说皇阿玛究竟为什么要下达这样的旨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