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线的胜利带来了长达数百里的缓冲地带,南线的挫败也让刘琨短期内不敢再轻举妄动。
安阳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可以专注于内部发展的黄金时期。
叶明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将工作重心全面转向了内政夯实与技术深化。
占城稻的丰收极大地刺激了安阳农户的积极性。
不用官府过多催促,各家各户都主动前来换种,甚至周边州府的农户听闻消息,也想法设法托关系、走门路,希望能弄到一些“安阳神稻”的种子。
农业司忙得不可开交,周廷玉不得不临时增设人手,专门负责稻种的调配、种植技术的推广手册编写与发放,以及与新稻推广配套的水利设施修缮与新建规划。
田埂边,经常能看到老农围着农业司派出的“技术员”,仔细询问着浸种时间、插秧间距、施肥要点。田间地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人们对未来的丰收充满了期盼。
而在格物院,围绕着新发现的橡胶,一系列有趣的应用探索正在展开。叶明提出的两个具体目标——火枪密封垫圈和水车轴承密封环,成为了工匠们攻坚的首选。
制造小巧而规整的垫圈是个精细活。
工匠们先用软木或皮革尝试制作模具,然后将过滤、初步硫化处理的橡胶液小心地注入其中,再加热定型。
最初的产品不是厚薄不均,就是边缘毛糙,或者硫化不足依旧发粘。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最终选用质地细腻的石膏制作模具,并更精确地控制了硫化温度与时间,终于制造出了第一批勉强可用的、直径不到一寸的黑色橡胶垫圈。
叶明亲自带着这些垫圈来到火枪工坊,替换掉了原来枪机部位使用的麻丝或软牛皮垫片。
重新组装后进行气密性测试(采用注水加压法),效果立竿见影!泄漏明显减少,这意味着火药燃气的利用率更高,同样的装药,弹丸初速和射程有望得到提升!
虽然提升幅度有限,但这证明了橡胶在精密机械密封上的巨大潜力。火枪工匠们如获至宝,立刻要求批量生产这种小垫圈。
相比之下,水车轴承密封环的挑战更大。水车的轴承体积庞大,承受的载荷和磨损也剧烈得多。
直接用橡胶做轴承不现实,但作为防止水流冲刷、泥沙侵入的密封件却非常理想。
工匠们尝试制作了带有凹槽的铁质轴承座,然后将预制成环状的橡胶条(采用多层布料与橡胶液粘合叠加再硫化的方法增加强度)嵌入凹槽中,使其紧贴转轴。
安装到城外一座大型谷物磨坊的水车轴承上后,运行效果令人惊喜。
原本需要经常清理泥沙、更换磨损木轴套的轴承,现在运行起来顺畅了许多,噪音减小,而且明显能看到被橡胶环挡在外面的水流和杂质。
磨坊主高兴地报告,感觉水车的效率都提高了,而且看样子能大大延长轴承的维护周期。
“大人,这黑乎乎的胶圈,真是神了!”老磨坊主摸着那依旧在哗哗水流中稳定旋转的轴承,满脸不可思议,“往年这时候,俺都得准备换轴套了,现在看着还能用好久!”
橡胶的初步成功应用,极大地鼓舞了格物院的士气。
叶明适时提出了更多设想:能否制作包裹车轮的实心橡胶胎,以减少马车颠簸、保护木质轮毂?能否制作中空的橡胶管,用于输送液体甚至传递压力(比如用于未来的液压机械)?能否制作防水布(将橡胶液涂刷在致密布料上)?
这些设想有的看似天方夜谭,却为工匠们打开了无数扇新奇的大门。
格物院专门成立了一个“橡胶物料研究组”,集中精力攻克橡胶的提纯、硫化、成型以及与金属、织物的复合技术。
与此同时,时隔数月,南方海商林远的船队再次出现在了安阳港。
这次,他的船队规模扩大了一倍,除了他那艘标志性的三桅帆船,还多了两艘体型稍小的海船。
显然,上一次与安阳贸易获得的巨额利润,让他下定决心加大投入。
林远再次拜见叶明时,态度更加恭敬,甚至带着几分敬畏。
安阳军不久前击败靺鞨、逼退幽州军的战绩,显然已经随着商路传开,这让林远深刻认识到,与他做生意的不仅是一个盛产奇货的边城,更是一个拥有强大武力的潜在盟友。
“叶大人,别来无恙!”林远深深一揖,脸上堆满了笑容,“大人神威,北破胡虏,南震边镇,如今安阳之名,响彻海内,连南洋的番商都有所耳闻啊!”
“林先生过誉了,保境安民,分内之事。”叶明淡然一笑,请他入座,“看林先生船队规模,此次是准备大干一场了?”
“全赖大人关照!”林远连忙道,“上次带回的琉璃和雪花盐,在南洋、西洋皆是供不应求,价格翻了几番都有人抢着要!此次草民不仅带来了大人上次提及的更多占城稻种、各类南洋果树苗和奇异矿石样本,还特意搜罗了西洋巧匠制作的精密器械图样、钟表零件,以及几十名擅长种植甘蔗、榨糖的工匠!不知大人可需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