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洛阳,接连发生大案,这在士林阶层引起了轩然大波,
似乎项济跟周云每次行动,都有一大批权贵遭殃。
这次圣武改革,本质是皇族配合庶民,对权贵阶级实行的一次绞杀。
在项衍的三权分立,杀一存九之术中,明确记载过。
皇族过盛,则国家灭亡。
权贵过盛,则国家空虚。
大楚夺取天下初期,皇族过盛,故楚太祖留下了大量实权节度使镇守边境。
同时承袭了过去的权贵门阀制度,保留宗族强大的凝聚力跟独立性。
这种宗族模式的权力,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王朝。
周天子分封了大量诸侯,虽然经过春秋战国,秦朝统一了天下。
但那些诸侯遗民,大多以宗族的方式,抱团取暖,形成了后来的各种大姓。
两汉三国晋,这些王朝对宗族力量并未完成清剿,到南北朝之后,宗族门阀发展到鼎盛。
真正让他们消失的是北宋赵匡胤,但消灭他们,也就消灭了强大的外战能力。
宗族门阀时代,天子征伐,可轻易集结大量精锐的族兵。
甚至边境狼烟,都不需要天子出马,边疆宗族合计合计,就能去抢他们了。
如今大楚立国百年,权贵门阀过盛,他们大量兼备土地,掠夺庶民生存空间。
所以圣武改革的先期行动,是割掉大楚王朝的腐肉,让楚国恢复年轻。
于是乎,在如此情况下,几乎每天都有大量权贵举家被抄,
一时间,洛阳附近的监狱人满为患,低于五品的都不配进牢房,直接城西大营伺候。
可这些上层动荡,在洛阳楚民的眼里,却是无关紧要的事,
他们自幼就清楚,那些高高在上的贵人,很多都是欺压、残害楚国下九流之辈,从而聚敛的财富。
洛阳楚民,生于瓦屋小巷之中,多多少少是被压榨过的。
权贵们什么德性,他们心中自然是有一杆秤。
何况,赵王这次审理案件的方式很客观,算是极为宽松了。
所有权贵要等三个月后,秋审结束才能正式定罪。
在这个期间,只要有楚人受过谁谁的接济,谁谁在哪里发过善举。
都能去城南令衙门击鼓请命,次数多了,自然有如今圣武皇帝的鹰犬去查验。
如此开明的条件下,都不能争取到宽大处理,
这样的权贵门阀,必然是圣武皇帝要清除的对象。
可古话说的好,笔杆墨水这点事,都在天下士子的手中。
各地酒肆柳楼,无数才子义愤填膺,大量雅士聚集而诉,
他们抨击朝廷,重用高一平、李林国等阉党,残害大楚忠义之士。
他们仿佛亲身经历一般,对赵王麾下的黑暗兵马大加书写,
某某某官员被狱中残害,被迫画押认罪。
某某某言官,得罪赵王,被其残害家眷,被迫自杀。
更有甚者,还亲手画出丹青,描绘赵王污秽不堪之事。
其中就有夜宿皇城,戏淫贵妃,强辱公主,还逼迫节度使的女儿就范等等。
那一桩桩一条条,甚至编成了民间野史,让天下士林中人对赵王周云恨之入骨。
同时,天下权贵也将周云主持的‘圣武改革’称之为——奸王当道,大兴酷吏!
--------------
皇城乾政殿。
御道千步,旗帜潇潇,数百虎卫耸立大殿外,
此殿巍峨,在皇城众多宫殿里,就似鹤立鸡群,
乾政殿东南角,就是皇家养心殿。
此刻花园长廊人来人往,皇城司、护龙司、各部衙门,无数大楚官员机构将各类信息汇总到此处。
养心殿外,官员来来去去,不时有人在赵王面前说各地情况,
能当面解决的,周云会果断办好,
有些诸多疑问的,刘庶就会替周云整理,压住容后再发。
养心殿下方,摆放了十几张案桌,七八名翰林院士,在全力辅佐赵王处理朝政。
大楚王朝,拥有近六千万人口,莫说是对天下进行审计和摸底,就是河洛跟河南地区,都快把养心殿里的人累趴下了。
大殿里,某个老探花揉了揉眼睛,他得休息了,毕竟老了,手有点抖了。
某一刻,他的余光看见龙台上,目光炯炯,精神焕发的英俊赵王,
不禁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
“年轻真好,就是精力旺盛,咱们两班倒都抗不住,赵王竟然毫无压力。”
文职工作其实很难!
尤其是带了自主决定权的文职工作。
审计跟批改大楚奏书,那是很费脑力的,一旦出现大问题,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有些重大决定,他们是不敢自己做主的。
但又不能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赵王或者皇帝做主,那他们毫无价值,皇帝会养闲人吗?
大殿里,尖嘴猴腮的刘军师,忽然眼睛闪过异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