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关头,身着华服,尖嘴猴腮的刘庶没有任何含糊,
他迅速接过舆图,一目十行的了解自己的任务。
只是定眼一看,刘庶不禁呆愣了两息,他惊愕的询问道,
“以人为本,牲畜丢弃,只保战马没错。但为何咱们赵国要一视同仁?”
“天下悠悠,主强而尊。武川大赵何需跟各门阀、部落一样?”
“如此丢弃这些牛羊后勤,咱们要很多年才能补回来……赵王三思啊。”
同样疑问的,还有贺诗楚。
他要去管理后军,牧马河一带的营地,上方各部落、宗族虽略有不同,
但其策略,跟刘庶那张舆图大差不差。
周云的方案很明显,大灾面前,先保人员,后保物资。
目前所有兴建的营地,如果牲畜全部不管,只留下部分战马,确实有可能容纳几十万人。
方才,之所以刘庶跟贺诗楚没有如此考虑,
那是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想丢弃赵国本部的牛羊牲畜。
漠南打了很多年,赵国也学会了草原人的牧群后勤模式。
这些牛羊就是军粮,且是活着的移动军粮,
丢弃如此庞大的物资,对赵国来说,相当于楚国丢掉了北伐物资,那就是损失惨重。
赵军在大灾面前,能费尽心思去救这些草原部落、宗族兵马,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还要跟他们一视同仁,这简直是自降身份,自取其辱。
到时候,这些人不但不会感谢,反而会讥讽赵军的软弱。
贺诗楚看见,别说刘庶反对,在场十几个赵国官员都反对。
“不患寡而患不均!赵国是所有人的赵国,那样的赵国才有力量。”
赵王行宫,周云目光灼灼,环视众人,朗喝道,
“危难关头,要他族做出牺牲,而我族却保存一切。试问如此,岂能办成这件大事?”
“赵军,行如所言,道如所誓,顶天立地。此番同舟共济,方能度过难关。”
“没有时间了,立刻行动。牛羊没了,可以再养,军心道义没了,再难重聚。”
赵王周云的威信,在赵国就是天言,
万事万法,一言而定。
武川集团是一支高组织化的政权,
在赵王周云下令后,各部官员立即开始行动。
中军库房,无数辅兵营在敲敲打打,
大车拆轮,改成雪橇,这在赵地,他们练习过无数次。
一袋袋木炭跟柴薪,被赵国军卒装卸上车,
不得不说,赵国是富足的,库房物资堆积如山,排队的大车一眼无边。
不久后,这些御寒之物,将顶着风雪送去各个指定的营地。
很多赵军都卸掉了外甲,换上冬衣。
护肩、护腰、铁靴,一一拆解,全员轻装上阵。
抗雪救灾,生命第一,战争第二。
“中军营地的牛羊棚空出来后,要多加固,清雪要及时。”
“如果北狄大马实在保不住,也不要了,人能活着就行。”
……
赵王行宫,正当周云对着一众赵国中军官员,做最后的安排时,
铁驼子带着一堆奇形怪状的徒弟来了,
他们一个个眼眸木讷,带着特殊的倔强与执着,透着清澈的愚蠢,
周云都不得不佩服,三当家是从哪里捡来这么多卧龙凤雏的?
“进来,进来,拿木头,拿工具。”
铁驼子一开始没有理会周云,反而自顾自的观看行宫,大呼小叫,要徒弟们赶紧行动。
直到徒弟们都拿出各种量具,抬着木头进入后,
他才得瑟的来到了周云面前,行了赵礼,咂摸咂摸嘴巴道,
“二当家,说完就出去吧,这行宫咱得给你保下来。”
保行宫?!
这么急迫的时候,铁驼子还有心思带着徒弟把行宫保下来。
在周云愤怒的目光中,武川搞事第一人,铁驼子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道,
“这可是金帐行宫!是赵人打败敌人的荣耀。”
“二当家,你败家,咱可不败。你甭管了,赶紧去地穴大营。”
“这玩意咱给它加固后,叫这几个死畜生天天清雪。十几天后,挖出来一样还是好东西。”
铁驼子很固执,在这件事上,毫不退让。
周云无奈,嘱咐两句安全第一,只能随他去了,
正当赵王打算做好最后部署,人员撤离时,
两个传令兵,急急忙忙的进来了。
“启禀赵王,几个草原大部落都不愿意让出营地,他们宁死也不丢弃牛羊。尤其是腾格里首领古义尔,他嚷着要见赵王。”
“启禀赵王,白狼将军到,在宫外等候。”
屋漏偏逢连夜雨。
越是危急的时候,越是需要秩序的时候,往往就越会出问题。
行宫里,赵王周云没有任何犹豫,对李义开口道,
“备马,本王要去腾格里部。叫周言进来,本王吩咐几句就走。”
如果腾格里不去,那极有可能发生械斗。
就算赵军完胜,但腾格里部消失了,那也是赵人的损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