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严的营帐之中,杨业高坐主位,神色冷峻,不怒自威。
逢纪缓缓步入营帐,恭敬地行礼道:
“参见君侯。”
许褚面色不善,双眼紧紧盯着逢纪。
只要逢纪有任何异动,他便会立刻出手。
而另一边的典韦,更是凶神恶煞。
他全身散发着浓烈的煞气,警惕地盯着逢纪。
逢纪微微抬起头,却并未被这两位猛将的气势所吓倒。
他从容不迫,看着杨业道:
“先前在幽州,都是误会。”
“看在大家并肩作战,攻破易京的情分上,还请君侯从邺城退兵。”
“袁公说了,以后幽州就是君侯的疆土,他不再过问。”
杨业听到逢纪的话,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嘲讽:
“哈哈哈,没想到我一个黄巾,和汝南袁氏还有交情。”
杨业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戏谑,他看着逢纪,仿佛在看一个笑话。
逢纪心中微微一紧,但他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依旧镇定地道:
“君侯此言差矣,袁公也是为冀州百姓着想。”
“袁公深知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他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好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杨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
“好一个为百姓着想,既然如此,让袁绍退出邺城,如何?”
杨业的话语中充满了挑衅,他看着逢纪,等待着他的回答。
逢纪听到杨业的话,震惊得瞪大了眼睛。
他万万没有想到,杨业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退出邺城?”
杨业微微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地看着逢纪:
“没错,朝廷可以册封袁绍为青州刺史。”
杨业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他知道自己现在占据着优势,有足够的资本和袁绍谈判。
逢纪心中,飞快地盘算着。
这个要求对于袁绍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如果不答应杨业的要求,这场战争可能会继续下去,对袁绍也极为不利。
“君侯,不如这样,袁公接受车骑将军的任命,您觉得如何?”
许褚听到逢纪的话,顿时怒目圆睁:
“怎么,袁绍担任车骑将军,还委屈他了?”
许褚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他对袁绍的傲慢和自大感到非常不满。
典韦怒目圆睁,在一旁讥讽道:
“那肯定的啊,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他当不上大将军,肯定急眼。”
“担任车骑将军,可不委屈了吗?”
逢纪感受到了两位猛将的敌意,心中不禁有些慌乱。
但他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谄媚地道:
“两位将军息怒,袁公对朝廷忠心耿耿,他并不是贪图官职。”
“只是现在局势复杂,袁公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希望君侯能够理解袁公的苦衷,双方各退一步,共同为百姓谋福祉。”
逢纪的话语中充满了讨好和妥协,他希望能够尽快解决这场危机,避免战争的进一步升级。
杨业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逢纪,厉声道:
“回去告诉你家袁绍,他若不愿意退出邺城,那就洗干净脖子等着。”
话语中满是决绝与霸气。
逢纪心中一颤,试图威胁道:
“君侯,邺城城池坚固,不是那么好进攻的。”
“袁公早有准备,您若强攻,必定损失惨重。”
杨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你越是这么说,我越是感兴趣。”
“我倒要看看,邺城究竟如何坚固。”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自信与果敢。
逢纪见威胁不成,又换了一种说法:
“现在四方纷乱,君侯可不仅仅袁公一个敌人。”
“蜀中的刘焉,还有兖州的曹操,他们都对君侯虎视眈眈。”
“君侯要是被拖延在邺城,情况也会不妙吧?”
杨业丝毫不为所动,冷哼一声:
“别逞口舌之利,回去告诉袁绍。”
“要么滚去当青州刺史,要么等着身死族灭。”
逢纪听了这话,顿时大怒:
“君侯,您不要不识抬举。”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您睁眼看看天下,士族有谁愿意为你们杨氏效忠?”
许褚见逢纪竟敢在杨业面前如此嚣张,大声威胁道:
“敢在君侯面前嚣张,你不怕死?”
说着,许褚向前一步,身上散发着浓烈的杀气。
逢纪被许褚的气势吓得瑟瑟发抖,不自觉地退了一步。
杨业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许褚,把袁绍的使者,叉出去!”
逢纪惊慌失措,哀嚎道:
“君侯,君侯,你听我一言,不会吃亏的!”
然而,许褚根本不理会他的哀求,上前一把揪住逢纪,像拖死狗一样将他拖出了营帐。
典韦站在一旁,满脸不解,粗声粗气地问道:
“君侯,为何不斩了他祭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