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前方就是番邑了。"
熊启抬头望去,远处一座小城隐约可见。这座偏僻的城池,或许是他最后的希望。
此时离山谷突围已经过去三天。一路上不停地有秦军骑兵追击,三千残部只剩下不到八百人。但让熊启欣慰的是,宗室和重臣大部分都保住了。
"大王,我们要不要先派人进城打探?"甄熋问道,"毕竟这么久没有联系......"
话音未落,前方斥候飞马回报:"大王!不好了!番邑城头插着秦军旗号!"
"什么?"熊启脸色大变,"番邑也投降了?"
"不光番邑。"斥候继续道,"附近几个城池都归顺了秦国。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城外发现秦军骑兵的踪迹,似乎早就在这里埋伏了!"
熊启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番邑是他精心选择的退路,这里易守难攻,又有充足的粮草。可谁能想到,最后的退路也被秦军切断了!
"大王!"亲卫统领急匆匆跑来,"后面也发现秦军,看旗号是蒙武的人马!"
"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甄熋面如死灰,"这次真的走投无路了......"
"不!"熊启突然喝止众人的慌乱,"孤还有办法!"
他快步走到地图前:"番邑城虽然失陷,但西面三十里有片大湖。只要我们能到那里,就可以找渔民借船,顺水而下......"
"可是大王。"一个老将担忧道,"那边地形复杂,而且要穿过一片树林。若是秦军在林中设伏......"
"现在还有选择吗?"熊启苦笑,"这是唯一的生路了!来人,准备转向西进!"
就在楚军改变方向时,一支秦军斥候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动向。
"报告将军!"斥候来到王贲面前,"楚军突然转向西面,看样子是想去江口!"
"果然如此!"王贲冷笑,"楚王倒是打得好算盘。不过......"
他看向一旁的副将:"传令王离,让他率骑兵抄近路,先一步占领江口。记住,这次一定要把楚王围死!"
"诺!"
此时,熊启正率领残部快速向西行军。突然,一名斥候飞马来报:"大王!郢都急报!"
"郢都?"熊启接过信件,手都在发抖。
片刻后,他瘫坐在马上,信件无力地滑落。甄熋赶紧拾起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郢都已经陷落。上将军率军死战,但最终还是不敌秦军的火药攻势。临死前,他登上城楼放了一把火,与城池共存亡。
"大王......"甄熋不知该如何安慰。
"不必说了。"熊启眼中含泪,"都是好样的!孤......孤对不起他们啊!"
正说着,忽听前方传来阵阵马蹄声。
"大王小心!"亲卫们立刻围上来,"前面好像有埋伏!"
话音未落,树林中突然冲出大队秦军骑兵。为首的将领正是王离!
"楚王!"王离手持长矛,"你们已经无路可逃了!识相的就快快投降!"
"杀回去!"熊启厉声喝道,"给我杀出一条路来!"
楚军将士奋起反击。这些人都是死里逃生的精锐,虽然疲惫不堪,却依然勇猛非凡。一时间竟把秦军骑兵杀得节节后退。
"不对!"甄熋突然喊道,"这是调虎离山之计!他们是想把我们引向......"
话未说完,前方树林中已经响起了阵阵号角。紧接着,无数秦军步卒从两侧杀出,瞬间形成了合围之势。
"完了......"甄熋绝望地道,"这次真的完了......"
形势果然危急。秦军早就在这里布下了口袋阵,就等着楚军自投罗网。如今骑兵在后咬住,步卒两翼合围,楚军腹背受敌,想突围都没有机会。
"大王!"亲卫统领拔出长剑,"让我们为大王杀出一条血路!"
"不必了......"熊启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传令下去,让将士们放下武器。孤不想再看到无谓的伤亡了。"
"大王!"众人大惊,"这......"
"够了!"熊启厉声道,"孤意已决。传令!"
就这样,楚王举旗投降。秦军立刻上前,把熊启和宗室重臣们团团围住。
"末将王离,奉命接管降兵。"王离翻身下马,"请楚王随末将去见我家大王。"
熊启默默点头。此时他忽然想起一事:"不知郢都的百姓如何了?"
"楚王放心。"王离道,"我家大王仁德,已经下令安抚百姓。只要安分守己,秦法优待。"
听到这话,熊启长出了一口气。至少,百姓们还有活路。
一支秦军骑兵护送着楚王到达番邑,而王离则是带了几百人赶往郢都。
........
此时嬴政正在郢都设宴,庆祝大局已定。
"末将王贲,拜见大王!"王贲兴奋地道,"楚王已经擒获,楚国将兵尽数投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