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心里对源义经、八仙门的蔡文和等人也颇有怨言,皆因他们作战不力,还怂恿自己发动战争,才导致此次战败,整个倭国陷入这般危险境地。
他本就打算拿他们问罪,当下便一口答应下来。随即,他修书一封,交予身边随从,叮嘱道:
“告知源义经等人,我已向大宋投降,让他们速速来平安京请罪,以免再生杀戮,或许还能留他们一条活路。倘若不从,后果自负。”
侍从领命,拿着顺德天皇的书信,快马加鞭朝着平安京外的倭国水师驻地奔去。
陆秀夫安排妥当后,便率领着宋军,缓缓进入平安京,径直来到皇宫大殿。
大殿之上,陆秀夫端正坐于平安京皇宫大殿主位,顺德天皇及部下分坐两侧。
不多时,便有侍从匆匆来报:
“禀丞相,倭国水师诸位将领前来请罪。”
只见几名倭国士兵走在前面,身后跟着几位被五花大绑的倭国将领,正是大将源义经、八仙门掌门蔡文和、孤月无僧等人,一行人来到平安京皇宫大殿。
陆秀夫端坐在大殿之上,目光冷峻地看着台下的倭国降将。
一旁的顺德天皇怒视着源义经、蔡文和等人,用倭国语言呵斥道:
“见到天朝丞相,还不快快跪下!”
源义经、蔡文和、孤月无僧等人,只得扑通一声跪地,用倭国语言说道:
“参见天朝丞相,我等有眼无珠,冒犯了天朝圣上,罪该万死,请天朝丞相发落。”
陆秀夫虽听不懂他们所言之意,但从他们的表情也猜出了大概,他摆了摆手,示意左右将几人先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随即,吏卒便带着几人前往平安京大牢,将他们关押起来。
与此同时,文天祥所率的水师也已抵达平安京,得知丞相陆秀夫已成功收复平安京,心中兴奋不已。
他与陆秀夫在平安京胜利会师,二人随即便着手对平安京的所有兵力进行整合改编,留下近十万大军驻守平安京,由流求大将赵汝适统领。
两位丞相安排妥当后,便准备启程返回大宋,欲将这大好消息告知大宋皇帝杨逍。
然而,此时他们尚不知晓,大宋的都城——中都城,已被明教众人控制,皇上杨逍也被软禁在宫中。
三日后,左丞相陆秀夫与右丞相文天祥,将东瀛倭国的诸多事宜处理完毕。
他们对倭国水师大将源义经、八仙门的蔡文和、孤月无僧等人,进行了军法处置,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同时,让倭国的顺德天皇按照大宋的律法治理国家,并在倭国大力普及汉语,推行汉化。
毕竟文天祥深知,统治他国的最高境界,便是实现文化统一、思想统一。
待他们将这一切安排妥当后,便准备好军马及军需物资,带着倭国平安京的降卒,浩浩荡荡地朝着倭国港口进发。
此次倭国之战,大宋可谓是大获全胜,收获颇丰。
不仅成功收复了东瀛倭国,解除了外患,还缴获了不少军备物资,平安京供奉给大宋皇室的精美珠宝、奇珍异宝更是数不胜数。
两位丞相一同,率领着近三十万整编后的宋军,带着军需物资、金银财宝等,登上了大宋的战船,扬帆启程,浩浩荡荡地朝着大宋港口——明州港口驶去。
大宋都城——中都城
此时,杨志与阿里不哥的联军经过数日的长途奔波,已然抵达中都城外,并在此安营扎寨。
中都城楼之上的明教士兵,远远瞧见大军压境,顿时大惊失色,心知大事不妙,赶忙慌慌张张地跑去,向明教教主衣绣禀报。
此刻,衣绣正端坐在中都城皇宫大殿之上,身旁坐着东瀛倭国的苍紫苑。
殿下,宫女们正翩翩起舞,乐声悠扬,明教的各个首领分坐两旁,正把酒言欢,好不热闹。
而皇上杨逍,则坐在大殿下方的末位,陪着众人闷头喝着酒,一言不发。
他心中满是愧疚,父皇杨浩将大宋江山交付于他手中,才短短两年有余,便沦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好在此时他对明教还有些用处,他们才未对自己痛下杀手。只是,他忧心忡忡,不知外面的局势究竟如何了。
正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到大殿之上,单膝跪地,向明教教主衣绣禀报道:
“报告教主,大事不好,中都城外五十里处,发现有蒙古大军出现!”
衣绣及众人听后,皆是一脸惊愕。
“蒙古大军?对方有多少兵马?”
衣绣顿时觉得事态不妙,急忙问道。
“回教主,蒙古大军军营绵延数十里,大概……大概有三十万之众。”
喜欢射雕:一剑霜寒十四州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射雕:一剑霜寒十四州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