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江夏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不可自拔的时候。
科学院光刻实验室里,那阵低低的议论声和质疑声并未完全平息。尤其是当江夏那句“国之工匠”和痛苦的哀嚎透过听筒隐约传来时,一些新来的支援人员脸上更是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兰英博士看着眼前这群来自不同单位、为了同一个目标汇聚于此的精英们,听着那嗡嗡的议论声,眉头微蹙。
深吸一口气,猛地将手中的工作记录本重重地拍在旁边的实验台上!
“啪!”
清脆的响声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实验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兰英博士身上。
“都安静!听着!”
“电话那头,正在说话的这位同志,不是什么闲人!更不是外人!他是我们这个光刻机项目、乃至整个国产芯片制造工艺探索项目的——总设计师!江夏同志!”
“总设计师”四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实验室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刚才还在低声质疑“风大闪了舌头”、“哪家单位口气这么大”的外厂协助技术员们,脸上的不屑和怀疑瞬间凝固,随即被巨大的震惊所取代!
总设计师?那个写出那份思路新奇的生产流程草案的人?
那个指明了这条看似不可能道路的人?竟然就是……刚才那个在话筒里激动地喊“国之工匠”、现在又传出撞桌子声音的……人?
巨大的身份反差,让原本下意识认为兰英博士才是核心负责人的他们,一时失语,大脑几乎宕机。
然而,这份震惊并未持续太久。因为“江夏”这个名字,以及“总设计师”这个身份,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在场许多人记忆深处的某个匣子。
“这声音听起好年轻啊……”来自某支援单位,负责温控系统的年轻技术员捅了捅身边的好友。
“不止年轻……我怎么觉得……有点耳熟?”好友也一脸茫然地努力回忆。
“呵,能不耳熟嘛!”一直憋着气的小关研究员终于忍不住了,他抱着胳膊,下巴微抬,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骄傲,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安静的实验室,“看看你们笔记本扉页抄录的‘单元分析法’,着者栏前面的人名是谁?再看看压在你们组长案头那份《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工艺流程(草案)》正下方,龙飞凤舞签的是谁的大名!”
小关早就对这些新来支援的、不明就里就敢质疑自家“老大”的小年轻们不满了。但老大江夏向来谦虚平和,作为老大的头号小弟(自封),自然要有样学样,不能给老大丢脸。
要不然,以他的暴脾气,早跟这帮家伙来上八百回合了!
抡拳头的那种!
哼,真当姓“关”的是什么善男信女嘛?
“哦……原来是他啊!”
“江……江工?是搞出那个‘大黄分身’的江工?”一个来自某单位,负责温控系统的年轻技术员猛地瞪大了眼睛,失声叫了出来。
“是那个,弄出那种能在大黄分身之间‘飞鸽传书’的神仙玩意儿的江工?”
“原来是他!我们模拟热场分布的那个简易计算模型,核心算法框架的推导者署名里就有他!”一位来自东北某精密仪器厂的研究员喃喃自语,眼神发亮。
俺们厂的评估蒸镀腔体密封性的压力变化曲线也是小江工搞的!”旁边一个东北水瓶厂的技术员也激动地插话,带着浓重的口音,“嗨!那可是咱厂长开会都在夸的人!说这曲线画得准,省了俺们老鼻子事了!”
“哈,那你刚才那种表现……”
“这不没听过小江工声音嘛……俺们厂另一个项目的总工还忽悠俺们,指着报纸上一个‘黑人脸’说那就是小江工。蒙谁哪!谁不知道咱们小江工根正苗红……”
虽然并非所有人都直接接触过江夏的发明或具体指导,但“大黄分身”间的短消息传递,这个极具颠覆性和实用性的功能,已经在有权限的协作单位小范围传开,接触过的人全都“惊为天人”!
刚才的质疑声,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
能搞出“大黄分身”这种划时代工具的人,能写出那份天马行空又直指核心的工艺草案的人,他喊出的“国之工匠”……似乎,也并非那么难以接受了?
至少,他有这个眼界、这个资格、这份成就,去定义和评价什么是真正的“国之工匠”!
此刻,众人看向翁师傅的眼神也不同了,能让这位年轻的总设计师如此推崇、冠以“国之工匠”之名的人,其价值,不言而喻!
几个性子耿直、意识到自己刚才态度有问题的年轻研究员,毫不犹豫地排开众人,大步走到翁师傅面前,对着这位貌不惊人的老工人,深深地、无比郑重地弯下了他们平时在实验室里挺得笔直的腰杆!
“翁同志!对不起!刚才是我们眼皮子浅,以貌取人了!请您原谅!”
“翁师傅,对不住!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