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和专家坐在一起,又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讨论。
在沈从之有意的引导下,这次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可以帮助人们在地震来临的时候,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其中一个专家道,“我们的监测设备最先得到响应的是城市防空警报系统,当我们监测到地震波,防空警报会在第一时间拉响。”
“这也是最快的方法了。”
沈从之赞同道,“确实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不过我们可以多想一些办法。”
“集思广益,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大家都知道,川省这边地势复杂,防空警报的作用只限于城市和城郊,再远的地方,比如偏僻农村就听不到了。”
众人沉思,农村分布着大量人口,而且农村的房子普遍也没有城里的结实。
万一地震发生,伤亡最大的肯定是农村,同样地震发生后,救援难度最大的也是农村。
看着众人冥思苦想的样子,沈从之提醒道,“有没有什么办法是可以让所有人都知道地震来了的?”
一个专家抬头道,“偏远地区确实听不到警报声,也许只能在警报拉响之后,由上级领导打电话传达给农村乡镇消息,他们在村子里通知。”
另外一个专家马上反驳道,“那要多久村民才可以得到消息,太晚了,那时候人们早被埋在废墟里了。”
“确实太晚,而且地震发生后,通讯线路肯定会受到影响,说不定电话都打不出去。”
众人又陷入沉默。
沈从之张了张嘴,很想说,都想到打电话了,难道就想不到还有短信吗?
过了一会有一个专家道,“也可以利用广播电视通知偏远地区的人,现在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电视机,哪怕没有电视的,收音机百分之百有。”
“偏远地区人们的娱乐方式除了电视就是收音机,基本上可以保证每个人都及时知道地震的消息。”
众人不约而同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不管是电视还是收音机,都可以及时中断正在进行的节目,紧急插播消息。
不过这就需要考验电视广播工作人员的素质了。
万一得到消息他们第一时间不管不顾的跑了,那就完犊子了。
因为有一些设定好的节目,地震来临的时候,必须人为中断节目,插播紧急消息。
然后就有专家提出了这个疑虑,但是这个确实没办法,只能考验人性了。
沈从之思索着道,“或许可以做个程序,和地震监测等所有设备系统连在一起。”
“我是说万一,万一那些媒体工作人员遇到地震跑了,其实也是人之常情,如果有一个程序,可以自动触发插播紧急消息,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
“不是不相信那些工作人员,那种时候不能考验人性,因为很有可能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老院士开口道,“行,那我们就联系一下,应该年底就可以全部连通。”
什么鬼?
年底?
沈从之心里MMP,老大爷,你是不知道事情多急啊,年底黄花菜都凉了,坟头草都两米高了。
“这个系统很麻烦吗?”
老院士愣了一下,“麻烦应该不怎么麻烦,半年时间就差不多,加上测试调试,年底结束想来没什么问题。”
沈从之打了个哈哈,“老教授,你可能不太了解我这个人,我做事比较雷厉风行,最不喜欢磨磨唧唧。”
“如果缺钱,和我说一声就好。”
那个年代的人,可能真的觉得谈钱很俗,或者是不好意思开口要钱。
五百万科研经费,加上国家补贴的,一共六百万,花了这么久,也确实不多了。
老院士的意思准备找找关系,能省一点是一点,毕竟沈从之做这个也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没道理不节省。
此时听到沈从之的话,老院士动了动嘴唇,还是不好意思谈钱。
有些磕绊道,“那个,钱还有一些,我认识一些专家,我联系一下,虽然他们没有那些专业的公司或者团队效率高,但是他们花费会少很多。”
沈从之心里明白了,还是钱的问题。
“老院士,我这人还最讲究效率,凡是能用钱解决的,我都不会浪费时间,寸金难买寸光阴啊,金钱在时间面前,不值一提。”
老院士犹豫了一下,“那这样的话,三个月应该可以搞出一套系统。”
沈从之摇摇头,三个月来不及,现在已经三月底了。
“两个月吧,主要是那什么,我想赶在云爱杯开始前把这方面的事情彻底结束,我也挺忙的。”
老院士点点头,这位大富豪事情确实不少,一个商人,对社会,对百姓做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人家也要忙生意啊,哪有太多时间耽误在这上面。
两个月时间,赶赶工,加加班,都是为了吃口饭,钱到位了,时间也就到位了。
沈从之又把话题转回来,“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通知偏远地区百姓,争取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