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的时代比现在好很多,想必军师去了定能一展心中抱负。”
刘备此刻的心情很复杂,就像一个穷人好不容易追到了女神,但是给不了女神更好的生活,这时候突然出现一个闪着金光的富二代,他也很爱女神,而且还能给女神很好的生活。
出于感性,舍不得女神离开自己。
出于理性,女神离开自己就能过得很好。
“昭烈帝庙和武侯祠是在一起的,我要是走了,主公和三将军,就只能去蹭二将军香火了,怕是要把二将军吃垮呦。”
孔明借用后人的玩笑话,给刘备吃了颗定心丸。
……
曹营。
“孤是大汉丞相,不是魏武帝,那是儿子追封的,不是孤干的!”
自己的心思,大家都知道,但这句话曹操一定要说出口,强调一番。
“李二凤!陇西李氏,孤和你们没完!”
本来透过后人的只言片语,曹操觉得李世民挺对自己胃口的,武能亲率军征战,文能治国安邦,该心狠手辣的时候毫不犹豫就把兄弟宰了。
现在,曹操只觉得李世民很讨厌,比刘大耳还讨厌!
大汉,长安。
吕雉看着刘邦兴致勃勃的将手中的腊肉、米、油交给宫人,让他们去做饭,有些不解。
“陛下就没什么想对儿孙们说的?”
“乃公又不像始皇,一个火药而已,都要在天幕上炫耀一番。”
“乃公的大汉也不是二世而亡,足足有四百年,乃公没什么话对儿孙说。”
“说了他们又不会听,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去吧。”
大唐,贞观年间。
天幕结束的时候,李渊就走了,对于抢评论机会,他没有任何兴趣。
儿孙是二郎的儿孙,朕能对他们说什么?
又或者对武德年间的自己说,传位给二郎或者杀二郎吗?
有什么用吗?
有人会听吗?
能解武德年间的困境吗?
还不如不抢,免得抢到了又不知道说什么。
殿内。
李世民看着独自前来的内侍,皱起眉头:“孙神医呢?”
内侍闻言,连忙跪地,头如捣蒜般砰砰作响。
“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无巨细的说给朕听!”
三分钟前。
内侍带着孙思邈,与李渊在路上相遇。
“拜见上皇。”
“孙神医这是进宫报喜?”
“火药有了进展,想必几日之内就能造个火器雏形。”
“孙神医果然不愧是神医。”
李渊扶着腰低下头,内侍见李渊有话要对孙思邈说,便往后退去,却被李渊拦下。
“你也听,否则传出去,会被人说太上皇欲用火器谋反呢!”
内侍连忙跪倒在地,口称不敢。
李渊小声的问道:“孙神医可善男科?”
“二郎久经沙场,身有隐疾,那方面还行,就是时间短了点,神医可有强肾固本之法?”
孙思邈一脸疑惑,这事应该陛下对自己说啊,怎么可能让上皇代劳?
“二郎要脸嘛,你懂的,男人嘛。”
孙思邈虽然很怀疑上皇是在说自己,却没有拆穿,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确实有法能治。
“可还有其他病症?”
“时间短,腰疼,尿的时候有点像滴水。”
“能治,现在抓药吗?”
李渊点点头,又小声问道:“有没有专门延长时间的方法,立刻见效且对身体伤害不大的?”
“有,但是需要的药材很名贵。”
“朕……朕的二郎乃是大唐天子,富有四海,名贵药材不缺,神医随朕走一趟,先把药给二郎抓上,可好?”
孙思邈这下很确定了,不是陛下想要,是上皇自己想要。
但上皇都已经抓着自己的手,难道自己还能拒绝吗?
李渊轻轻踢了一脚内侍,让他抬起头来,“回去对二郎说,朕带着孙神医帮他抓药去了。”
内侍颤颤巍巍一字不差的讲完太上皇与李渊的对话,将头深深埋下。
殿外晚风轻轻的吹,落在他耳中像是列祖列宗在呼唤自己。
但李世民并没有如内侍设想一般勃然大怒,反而喃喃自语:“孙神医还真有方子啊?”
“起来吧,是朕让你一字不差的告诉朕,其中些许冒犯之言,朕不怪你。”
“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李世民走上前将不敢起身的内侍扶起,又轻轻为他拍打着身上的灰尘。
内侍何曾享受过这般待遇,这一刻,别说让他去做一件事,即便马上让他去死,内侍也是毫不犹豫的。
“今夜你去上皇宫殿外守着,把该记的记下来,朕怕上皇纵欲过度。”
“陛下,记什么?”
李世民小声对内侍嘱咐一番。
内侍嘴巴瞬间张大,能塞进去一颗鹅蛋。
“这件事,天知地知,朕知你知,朕不希望有第三个人知道!”
【隋朝.隋文帝时期.杨坚:史书上关于广儿的记载是依照惯例吗?】
所谓的依照惯例,即将王朝末年的几位君主,尤其是末代君主的错误放大,功绩模糊,有的甚至会编造一些不存在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