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茅连连点头,在角落伏案坐下,铺开一张上好的蜀锦,准备书写。
“十六子姬安听令。”
姬安表情瞬间严肃,双膝跪下。
“在!”
燕王缓缓从怀中拿出一把小剑,半个手臂的长度,黄金浇铸而成,还刻着繁杂华丽的花纹。
这是燕王的印信,已经传承了数百年。
在其他国家,这东西多半是印章形状,可在尚武的燕国,这柄小剑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孤年事已高,又突逢丧子之痛,旧病复发,已无力回天。”
此话一出,三公尽皆惊愕!
他们只看到姬盛死了,却没想到燕王遭遇打击,竟然也……
一时间,三人瞬间将目光转向姬安。
他们知道,这位才十七岁的少年人,即将成为燕国的王了!
“十六子姬安聪慧机敏,军政俱佳,乃宗室百年难遇之潜龙,任储君位。”
柴茅奋笔疾书,心情难以遏制的激动,好在书写功底深厚,不至于写错字。
“孤崩之时,姬安即刻继位,为燕王,凡从中作梗或阻挠者,以反贼论处,杀无赦!”
“太尉,明白否?”
太尉乃全国军事最高长官,闻言立刻抱拳道。
“臣明白!”
燕王看向御史大夫,又道。
“胡御史,你家两朝为公,此新老交替之时,务必辅佐新君,稳固朝堂,明白否?”
御史大夫是个老人,拱手作揖道。
“臣明白。”
燕王又看向丞相,后者心中已经开始忐忑了。
“三年,孤准你再做三年丞相,若任期内安分守己,往后可外放郡县为郡守,明白否?”
燕相缓缓点头,心中松了口气。
他生怕燕王直接用雷霆手段将他撸下去,这下倒是有了一个退路。
姬安也微微点头,让燕相继续当三年丞相也不错,毕竟朝堂还需要丞相、御史大夫合力才能稳固。
这时候若是让一个新人当丞相,就难以服众了。
正好,郭隗还年轻,还需要历练几年,等三年过去,郭隗便能担当重任了。
燕王交代完毕,便挥挥手,让其他人全退了出去。
姬安被留下,燕王叹气道。
“继位后,善待你的兄弟。”
姬安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燕王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嘱托道。
“孤知道广儿对你有威胁,惩治一番可以,尽量留一条性命。”
姬安内心苦笑,答应下来。
若放在以前,留姬广一条命不算什么,可现在秦玉人怀上了他的孩子,姬广就必须要死了。
燕王也知道姬安不是姬盛,不会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只好道。
“罢了,回去吧。”
姬安告辞离去,走出宫门的时候,心中已经激荡无比。
大展宏图的时机,比想象中来得更早!
……
一日过后。
姬广终于明白,他那日被柴茅给耍了!
而且从宫中传来消息,据说燕王不久将离开人世,已经立了姬安为储君。
这下姬广急了,倘若让姬安就这么登上王位,他岂不是永远没有机会了?
知道事情无比紧急,姬广立刻将身边助力全部叫来。
其中包括九卿中的两位,宗正姬夼,奉常寺上卿邵巩。
以及主管蓟城城防的中尉!
中尉的官职虽然够不到三公九卿的行列,但他负责蓟城城防,手握三千人的城防军,是极为重大的力量。
几人聚在一起分析局势,很快得出结论。
“计谋已经施展不开了,大王确立了储君,咱们现在做什么都徒劳无功。”
“难道就这么坐以待毙吗?”
“这……我们与姬安结仇不深,他若继位,我们见不得有坏下场。”
“邵巩!你什么意思!?你奉常寺上卿的位置是我给你运作的,你现在是要让我投降姬安吗?”
“公子,实在是事不可为啊,变故太快,我们已经来不及做什么了!”
“不!来得及!”最后说话之人,正是中尉。
他沉声道。
“我手中有五百壮士,都是能听命行事之人,若夜袭王宫,趁乱篡改继位诏书,还有机会!”
闻言,邵巩大惊道。
“你疯了?大王还没崩呢,现在起兵不就是造反吗?”
中尉则反驳道。
“造反又如何?你难道不想做丞相?”
邵巩哑然,他自然想登上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中尉也是如此,他图谋太尉已经许久了。
“才五百人,能杀入宫中吗?”
中尉不假思索道。
“能!只要借着换防的名义,将那五百人全部安排在王宫周围,待号令响起,撞开宫门,直接杀入勤勉殿,大事可成!”
姬广听得心潮澎湃,一拍巴掌道。
“好!就这么干!”
邵巩急忙道。
“就算杀入了,事后呢?大王难道会乖乖配合?”
中尉眼中闪过杀机,沉声道。
“不需要大王配合,只要杀入宫中,篡改继位诏书,盖上大王宝印,公子便是名正言顺的燕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