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铃响了起来。
常远过去开门,见到来者是一帮熟人。
秀梅走上前:“常大哥,今天是冬至,我们一起包饺子吧?”
“不用了,我这边已经有安排。”
“可是,我们都准备好了材料呢。”
“真的,我已经弄好了面团和馅儿,留着机会以后再一起吧。
既然你们这么多人来了,还有别的事吗?”
这时一个名叫刘师傅的男人说道:“赵同志,冬至到了,您这有多余的鸡蛋吗?能不能卖给我们一些?”
“你需要多少?”
“三千枚。
天冷鸡蛋保鲜时间长些,足够过年食用。
你看行吗?”
“好的,不过鸡蛋数量不多,能送你们五百枚。”
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地接受了,“我们来买这五百枚,加上其他,一共三仟五百枚。
翠云同志请你付钱。”
陈翠云递过一百零五块钱,但态度冷淡了些。
接过钱,没有细数,直接放入口袋,“你们都进来坐会儿吧。”
幸运的是收集来的都是室温蛋,不然温度差可能会让空间中储藏过多的时间变质。
最后拿出四千元鸡蛋,并额外送上。
“既然是送的就不多说,总数4000枚,请确认。”
对方感激道。
“那就太感谢你了。
这些篮子我们可以带走了吗?改天再归还。”
常远点点头,他们便离开了。
“常大哥,真的不跟我们一起去包饺子?”
“不了,离不开。”
葛秀荣又问是否可以春节期间再聚会,“到时再说吧。”
她笑着应好后带着众人离开。
待客人离去,常远回到家中继续做午饭和准备狗粮。
期间还处理了一下两小狗狗调皮的事情,然后认真完成剩下的家务与农活。
中午时分开始生火烧水,下饺。
煮熟的饺子先挑给动物们的那份,剩余给自己享用。
吃完饭摆好酒菜供奉已逝的兄弟们,以示缅怀。
虽然人不在,但心永远在一起。
接下来的几天过得平静而充实。
临近元旦,1959年的第一天,雪只及脚踝深度,还去了看看自己的野草药。
它们成长状态良好,只有一部分被昆虫啃噬了少量,其他大部分发育得非常好。
闲暇之余带中秋节以及那对小狗崽在外走动,偶然遇些小动物。
日子如白驹过隙,两年多悄然滑过。
至于传说中的棒打狍子和飞锅里的野鸡,张青山是一只都没见到。
狍子这种动物,要是不进山根本看不见;野鸡则更机灵,一看到人就藏起来了。
有经验的老猎人通常会在夜里用手电筒照射野鸡,让它们迷失方向,从而轻松捕捉。
但张青山的 ** 本领还不够熟练,也就没法施展。
两只小幼犬还很小,真不敢带它们深入山区。
因此他只是带着它们在山边遛了溜。
即便这样,也是够累人的。
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已经让人觉得难以忍受。
现在只是“三九”
天,等到了“四九”
,气温会更加寒冷,甚至可能达到零下四十度。
赵中州捧着碗,呼出一口气,吃完了那一碗用莲子煮成的甜腊八粥,然后拉着中秋在外散步了一会儿。
并没有走远,只是围绕着围栏走了一圈。
栅栏上覆盖满了藤蔓,已经高至一米九,并且清理起来非常困难,几乎和周围融为一体。
忽然间,中秋发现了草丛中的动静并做好了扑击的准备。
肯定有什么吸引了它——可能是只野兔。
张青山命令“去吧”
,中秋立即如箭一般冲了过去,抓住了一只肥硕的大野兔。
平时很难遇到如此胖的野兔。
这次居然能捕到这么大一只公兔真是好运,令他十分欣慰。
随后不久,中秋又成功抓到了一只漂亮的雄性野鸡。
今天的运气好得离奇,平时几天空也见不到这么多猎物,可这一次都集中遇上了。
尽管后续再没有其他发现,这两次收获也算丰硕了。
张青山把部分兔子肉留给自己炒了菜,其余给中秋分了小块做晚餐。
野鸡打算留着明天享用。
因为靠着锅炉房,狗窝不会太冷,室内有暖气与壁炉,所以张青山完全没有感到任何寒意。
下午闲下来时,张青山坐在躺椅上看书,收音机播放着轻柔的声音,并不妨碍阅读,只是为屋里增加些温暖的气氛。
茶泡好后,享受一下慵懒下午时光的活动就正式开始。
腊八之后进入四九五九时节,北方这里的昼夜温度会降到零下三十多度,夜晚无风也能降至零下四十度,有风的话更是有可能低于五十度。
考虑到极端寒冷,张青山在四九天给中秋一家人搬到了接近锅炉房的地方居住,用干草和煤渣铺成简易厕所,让他们住在这里保暖。
很快二月六日到来,也就是农历年的倒数第二天,明天就是除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