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消息像雪崩一样涌来,把日军大本营搅得一片混乱!
东久迩宫稔彦王攥紧拳头,无奈地砸在桌面上。
过了好几秒,这位皇族大将才重重地叹了口气,开口了。
“看来,我们又低估了卫宁的速度,他灭了帝国四十多万兵力,还顺手拿下了辽宁,一点都没见好就收,反而还在进一步张开一张带刺的大网……他的最终目标,恐怕是要把整个东北亚都握在手里啊。”
板垣征四郎摇摇头:“这人太危险了。”
东久迩宫稔彦王说:“从卫宁现在的动作来看,他的战略目的已经很清楚了。”
“首先,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占领东北。”
“其次,卫宁想在汉城的北纬37度线设下一道铁壁,他的主力部队从鸭绿江一线把帝国军队往南赶,而他的海军陆战一师则负责把帝国军队挡在37度线以北,然后全部消灭。”
“最后,卫宁还做了两手准备,用海军舰队截断朝鲜海峡,让帝国海军没法支援朝鲜半岛。”
东久迩宫稔彦王眯了眯眼睛:“狼子野心,一目了然!”
此刻,在卫宁的部署下,北线部队规模那叫一个蹭蹭往上涨。
就目前来看,卫宁已经能集结起超过60万正规军、30万抗日联军、40万民兵,
还有10万多朝鲜抗日义勇军,这么一大帮子人,在兵力上把日本关东军加上驻朝鲜军都压得死死的。
而且卫宁也没闲着,他明白“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在总指挥部会议上直接下令全军出击,同时朝着蒙古、黑龙江、朝鲜三个方向发起新一轮的战略进攻。
眨眼间,集中在东北亚的百万大军,那真是把卫宁当初在烟台港说的“气吞万里如虎”给体现得淋漓尽致。
先说说蒙古方向。
第1集团军解放通辽后,继续往西北猛冲。
这摩托化集团军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跑得那叫一个快,三个步兵师就像海神的三叉戟一样往前开路,
军用卡车排成的长队那是风驰电掣,车轮转着,汽油发动机轰轰响,车厢震着,战士们的心也热血沸腾!
几场大平原的快速歼灭战下来,日军驻蒙军和伪蒙军的主力一周内就被打得差不多了。那些在草原上骑大马乱窜的日伪军骑兵部队,直接被天上呼啸而过的P51战斗机盯上了。
跟速度比起来,地上的战马哪是天上野马的对手,输得一塌糊涂。
之后,那更是势如破竹。
第1集团军占领克什克腾旗,在达日罕见乌拉苏木一带控制了当地最大的达里湖,接着又一轮猛攻拿下了锡林郭勒盟。
稍微休整了一下,整个集团军又出发了。
这次,第1集团军像一头猛虎,直扑西乌尔特,这一冲,让远东各方都担心起来,纷纷投来关切的目光。
要知道,第1集团军冲的西乌尔特,离当初诺门坎战役的旧址不到四百公里!
而西乌尔特,那是蒙古的地盘。
莫斯科对远东局势那是相当关注!
——华军要是拿下蒙古,苏军就丢了横在自身和华夏之间的最大缓冲区。
更关键的是,华军到时候只要往北一打,就能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
对苏军来说,西伯利亚大铁路太重要了,那是连接远东和东欧的大动脉,要是被切断,远东苏军就成孤岛了,立马失去主要后勤补给,根本没法打仗!
更何况,苏军去年拼了老命才打赢莫斯科战役和列宁格勒战役,把几座大城市变成了血肉磨坊才挡住百万德军的进攻。
但这都是建立在工业基地搬到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基础上才做到的,要是西边冒出个比日本陆军强好几倍甚至十倍的狠角色,对苏军的威胁可就大了去了。
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盯着远东地图,眼神里好像有电光闪过。
其实,这位神经比钢丝还硬的苏军领袖一直都很关注远东局势,指挥苏德战争的间隙,他一直听着部下汇报和分析远东局势。
得知华军冲进西乌尔特后,他眉头紧皱,考虑了一下,马上派莫洛托夫去远东,和远东方面军的阿帕纳先科大将一起组成联合代表团,去跟卫宁沟通。
要是能拉个强力盟友当然好,那样就能一东一西攻击德军和日军,远东军区的苏军就能放开手脚支援对德作战前线。
要是从最坏的角度想,苏联至少也得避免陷入双线作战的绝境。
不过很快,斯大林的疑虑就没了。
——卫宁跟延安方面汇报苏方动向后,延安方面马上重视起来,立刻组建了一支对苏交流代表团。
这代表团里的人,那可都是革命战火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老资格,看着朴实得跟山里农民似的,
实际上个个都是高材生,还有从伏龙芝军校毕业的大佬,军事功底和定力远超常人。
之后,两个代表团正式开始接触。
接触地点就在沈阳。
莫洛托夫和阿帕纳先科上将带领的代表团,坐着苏军运输机飞到沈阳空军基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