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又转战驰援温州,整个春夏,浙江、福建沿海的倭患没完没了,明军只能到处分兵征剿,忙得疲惫不堪。而老道嘉靖这时候看战报,发现打了半年,岑港居然还没被拿下,直接下诏将俞大猷,戚继光革职留用,并让他俩限期一个月拿下岑港。戚继光和俞大猷只能拼命搏杀,一个月内轮番先登,终于将岑港攻破,并且还将倭寇逃命的倭船击沉,于是倭寇只能逃到福建、广东一带。】
“这正打着呢,就被撸了官职,多寒心啊。”
“岑港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打一段时间又要转战他地,这难打的程度自然就上去了。”
“这明朝难不成就只有他们两个将领了?哪有倭患就派去,一个地还没彻底平静下来又要到另一个地去,谁能吃得消。”
“也就他们俩算是真正打倭寇的吧,来来回回的神人也累。”
“看多了,有时候觉得这皇帝自己也能当。”
“哎哎,低声些,朝廷这段时间抓得严,说不定哪里就冒出衙门的人了,仔细你的皮!”来人小声说道。
“嘿嘿,这不激动给忘了吗,多谢多谢”
【俞大猷拼命追杀,前后斩杀倭寇5000,但胡宗宪觉得这一年损失太大,悄悄下令停止了追击。然后御史李瑚拿这件事开始弹劾胡宗宪,老胡知道必须得找一个人背锅,于是俞大猷被捕入狱。但很快,俞大猷的好友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给小阁老严世蕃使了银子,将俞大猷放了出来,并安排他去了大同带兵。
通过俞大猷的被捕和被放,也让戚继光彻底明白了,在当今的大明朝,光能打仗是混不下去的,要和光要同尘,清高扎人的棱角必须藏起来,要敢于接近阴暗的那一面,才能在这烂泥般的政局中站稳脚跟,想要真的办实事儿,就得变得会来事,必须打点好上下部门,编制好个人的关系网,而且必须得抱大腿找靠山,但目前属于戚继光的最强大腿,张太岳还在朝堂上摸鱼中。】
“哼,这些官老爷架子大的很呢,比他地位高的奴颜屈膝就知道巴结,比他地位低的就学会用鼻孔看人了。”
“行了,在这点你老子呢?快收拾东西和我一起去拜访吴大人。”男人拍了下他的脑袋,恨铁不成钢“你要有点出息,我至于豁出这张老脸来给你换个一官半职吗?”
张太岳(张居正):(??_??)?
大臣们点点头,谁当官谁知道啊,哪有那么容易@( ̄- ̄)@
【拿下岑港后,被官复原职的戚继光还是准备编练新军,因为之前阮腭拨给他的3000军士,并不是戚继光亲选出来的,这一群士兵多是些市井油滑之徒,一遇到短兵相接的情况,他们就怯懦不前,或者临阵脱逃。而正在这时,浙江义乌八保矿山,爆发了一场极大规模的矿工械斗,按《义乌县志》里说,陈大成联合赤岸、葛仙等乡勇3000人,于10月初大败矿寇,斩杀千余人,这场矿争彻底打出了义乌人的勇猛之名。
戚继光听闻这事后,立刻向胡宗宪请求去义乌招兵,戚继光说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岂无材勇,让我亲选3000浙江兵,绝对能剿灭倭寇。胡宗宪于是撤掉了戚继光手下的全部士兵,给了他自主选兵的权利。然后,16世纪东亚最强军队——“戚家军”来了。】
“戚家军,我看看怎么个强法。”
“这兵还是自己选的放心。”
“义乌人还真是勇猛,果然哪里都不缺勇士。”
义乌人听到此,瞬间激动“选兵!来这里选兵了!”
“那俺可要好好练练,等戚将军来了给他展示一下。”
“等我选上了,也是剿灭倭寇的猛将了!”
“爹娘,等我成了戚家军,也算为咱们家光宗耀祖了。”
“好好好,咱家祖上就出了个名将,爹相信你也不差。”老人拍拍他的肩膀表示自豪。
“不用惦记家里,还有你弟弟呢,你就放心去,也不知道这戚将军什么时候来娘好为你做几件衣裳。”
【嘉靖三十八年,戚继光来到义乌招兵,他为招兵设置了几个针对性的要求。一、市井之徒和衙门任过职的,坚决不要。因为这类城里人大多油滑投机,容易逃避责任,扰乱军心。二、喜欢吹牛、高谈阔论,性格偏激执拗者,坚决不要。因为这类人可能影响团队合作,还有军心的稳定,三、年龄超过40岁的,坚决不要。因为他们大部分体力,已经无法适应高强度战斗。最后,皮肤白质者坚决不要,因为这类人大部分缺乏户外劳作经验,体格较弱。
那么他又要哪些人呢?一、乡野间的农民。尤其是义乌、永康等地的矿工和百姓,当地民风彪悍,械斗极其勇猛。然后还要朴实忠厚的老实人,这些性格吃苦耐劳的人,参军后能够确保队伍的纪律性和执行力。筛选过一遍后,戚继光又通过体态丰伟、身强力壮,聪明伶俐、武艺精熟的几种要求进行二次筛选,优中选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