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62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妖擒怪乃扬威。的原文与白话文
原文
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五年十万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纵火光愁。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阴阳和合上云楼,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
单道唐三藏师徒四众,水火既济,本性清凉,借得纯阴宝扇,扇息燥火过山,不一日行过了八百之程,师徒们散诞逍遥,向西而去,正值秋末冬初时序,见了些:野菊残英落,新梅嫩蕊生。村村纳禾稼,处处食香羹。平林木落远山现,曲涧霜浓幽壑清.
唐僧勒住马叫徒弟:“悟空,你看那厢楼阁峥嵘,是个甚么去处?”行者抬头观看,乃是一座城池。真个是:龙蟠形势,虎踞金城。四垂华盖近,百转紫墟平。玉石桥栏排巧兽,黄金台座列贤明 。真个是神洲都会,天府瑶京。万里邦畿固,千年帝业隆。蛮夷拱服君恩远,海岳朝元圣会盈。御阶洁净,辇路清宁。酒肆歌声闹,花楼喜气生。未央宫外长春树,应许朝阳彩凤鸣.
白话文
唐僧师徒四人借助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燥火后,继续向西前行,此时正值秋末冬初。一日,他们来到一座城池,悟空看出这是一国帝王之所。进城后,他们看到十几个披枷戴锁的和尚沿街乞化,经询问得知,此城叫祭赛国,城中的金光寺内有一座宝塔,原本祥云笼罩、瑞霭高升,夜放霞光,昼喷彩气,引得四夷朝贡.
但三年前的孟秋朔日半夜,下了一场血雨,之后宝塔失去了祥瑞之光,外国也不再朝贡。国王听信谗言,认为是寺里的僧人偷了塔上宝贝,便将众僧拿问拷打.
唐僧听后,决定沐浴后去扫塔,查看污秽及宝塔无光的原因,以解救众僧。扫塔至第七层时,唐僧渐觉困倦,让悟空继续扫上面三层.
悟空在第十三层抓住了两个妖怪,即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二怪供认是万圣龙王领着族亲前来偷走舍利,并安放在潭底照耀龙宫,其女儿万圣公主还偷走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
随后,悟空和八戒带着妖怪去见国王,国王大喜,赦去金光寺僧众罪责,并摆宴酬谢师徒四人。宴毕,悟空和八戒又前去擒拿万圣龙王等妖,以追回宝贝.
三、《西游记》第 62 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妖擒怪乃扬威
且说祭赛国王与大小公卿,见孙行者与八戒腾云驾雾,提着两个小妖,飘然而去,一个个惊得魂飞魄散,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对唐僧千恩万谢,又摆宴款待。宴罢,唐僧师徒在金光寺安歇。
次日,唐僧沐浴斋戒,吩咐寺僧:“好生看着经卷,不可怠慢。等我扫塔去也。”众僧领命,各自散去。
唐僧手提锡杖,慢步出了山门,径往寺后走去。只见一座七级浮屠,高耸入云,塔上佛灯闪烁,塔下香烟缭绕。唐僧心中感慨万千,暗忖道:“此塔乃我佛慈悲,镇压妖邪之物。今我当涤垢洗心,扫除塔上之尘,以表我对佛祖之诚。”
于是,唐僧踏上塔阶,一步一步,拾级而上。他心中正念着经文,手中锡杖轻轻敲击着塔身,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上一层,唐僧便停下来,仔细查看塔中的佛像和壁画,心中默默祈祷。
当唐僧扫到第七层时,忽觉头晕目眩,四肢无力,险些跌倒。他心中一惊,暗叫不好,知道自己是被妖怪的妖气所侵。原来,这塔中藏有两个妖怪,乃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的两个驸马,一个唤作奔波儿灞,一个唤作灞波儿奔。他们偷了祭赛国王的国宝,在此躲避。
唐僧强打精神,继续扫塔。当他扫到第十三层时,只听得塔下传来一阵嬉笑之声。唐僧低头一看,只见两个小妖正在塔下饮酒作乐。唐僧心中大怒,大喝一声:“何方妖孽,敢在此放肆!”
两个小妖吃了一惊,抬头见是唐僧,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地求饶。唐僧问道:“你们是何处妖怪?为何在此塔中?”两个小妖战战兢兢地答道:“我们是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的驸马,因偷了祭赛国王的国宝,在此躲避。求圣僧饶命!”
唐僧道:“你们既是万圣龙王的驸马,为何不回龙宫,却在此为非作歹?”两个小妖道:“我们本想回龙宫去,只是那万圣龙王不肯收留我们。我们无奈之下,只好在此塔中暂避。”
唐僧道:“你们既是万圣龙王的驸马,为何要偷祭赛国王的国宝?”两个小妖道:“我们也是奉命行事。那万圣龙王得了一件宝贝,名叫‘佛宝舍利子’,能使龙宫生辉,万圣龙王想把它献给王母娘娘,以求长生不老。我们奉命前来盗取国宝,不想被圣僧撞见。”
唐僧道:“原来是这样。你们可知道,这国宝乃是祭赛国王的心爱之物,你们偷走了国宝,害得国王三年不得安宁。如今,我要你们将国宝还回,并且向国王认罪,以求国王的原谅。”两个小妖道:“我们愿将国宝还回,只是那万圣龙王神通广大,我们怕他不肯放过我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