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渔却很满足。
她无比珍惜这段时光。
这是她与千年前的丈夫,相处的最后两年时光。
……
马车在两个月后抵达京城。
童渔想起丈夫曾说他回京,百姓欢迎的场面,忍着身体的不适,出了马车,固执地要与丈夫同骑一匹马。
封戈不再像以前那般说她不成体统,只是担心她身体,“你大病初愈……”
又要听他唠叨,童渔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要坐,你不让我和你坐一起,我就和孔副将一起坐。”
无辜躺枪的孔副将冷汗直冒:“……”
封戈只好抱着她上马。
他自然是不肯旁人抱她的,偏偏她每次都能让他妥协。
童渔坐也没有坐像,像软骨头般靠着他的胸膛,感受到他心脏剧烈跳动,不由回头偷看他。
封戈从未与她紧密接触过,纵使她每天夜晚偷偷钻进他被窝,他也是第一时间离开。
比起自己,她身体柔软至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受控地钻入他的鼻腔,封戈握紧缰绳,全身都跟着僵硬起来。
而且她老是喜欢乱动,就比如现在,脑袋晃来晃去,乌发时不时蹭过他的下颚与脖颈,带来阵阵痒意。
“莫动。”他嗓音微哑,透着几分幽沉。
童渔后背感受到一阵热意,明白他此时煎熬无比,也不再乱动,只是觉得好笑。
她这个丈夫唯一的毛病,就是太守旧古板。
想到千年后便是如此,千年前也就是现在,他这个毛病就更严重了。
她的注意力很快被城门口聚集的百姓吸引。
百姓们箪食壶浆,喜笑颜开,大声欢呼着‘将军班师得胜’。
从城门口的人数能看出,京城几乎所有百姓都来了。
早早等在城门口,就为了接封戈一行人回京。
这种画面是用言语难以形容的,令童渔震撼与眼热。
她之前在现代,听丈夫说时,曾想过,想亲眼见到这一盛世,却没想到上天真的圆了她的心愿。
直至穿过路两边欢呼的百姓,进入皇城,童渔依然没能从方才的场面中回过神来。
她喃喃自语:“真好。”
封戈离她近,听清了她的话,不禁问:“什么真好?”
童渔笑容灿烂,清澈眼眸在阳光下亮起宝石般美丽的光彩。
“我说没有战争的国家真好。”
封戈面具下的薄唇微微勾起,心口涌入一股滚烫的热意,蔓延至全身各处,化作喜悦、幸福。
……
进宫后,封戈不愿让她见到皇宫里的腌臜事,以及贵族之间的钩心斗角,她被丈夫安置在一处院中。
不久她从孔副将口中知道了陛下收走了封戈的虎符。
等同于封戈此时即便还是将军,但形同虚设,没了将军的权利。
封戈主动请辞告病还乡。
皇帝没有如愿放他归去,一是封戈在边关征战多年,皇帝担心那些士兵即便没有虎符也会听他调遣,二是谁也不知道封戈有没有暗中养兵。
只有封戈在他眼底下,皇帝才会放心。
封戈早有意料,并不愤怒。
只是将住处从皇宫搬迁至城中。
皇帝不想寒天下人的心,但封戈威望盛大,各个城池百姓只认封戈,不认他这个皇帝,他只能借着给封戈赐婚的机会,将他彻底收拢到身边。
任何事封戈都会答应,唯有此事他选择了抗旨。
抗旨代价是被关在皇宫里三天三夜。
童渔好几次想要闯宫,都被拦了下来。
她在家门口等待,等到第四天,终于见到归家的丈夫。
童渔几乎以最快速度跑了过去,伸手紧紧抱住了他。
封戈依然戴着面具,看到她刹那,将面具摘了下来,俊美面容稍显憔悴,并没有什么大碍,弯身搂住了她的腰身,低沉的声音含着笑意。
“陛下应了我娶你,阿渔。”
童渔闷声问:“你就是因为这件事,这么久都待在那里?”
以丈夫的能力,他造反全天下的百姓与朝堂百官都不会有异议。可他不愿意,不是因为他命不久矣,只是他若造反,战争会重现,到时苦的就是百姓。
他去边关打仗,也是为了让百姓免于战争,安居乐业。
封戈进宫以战功求了这个恩典,拒了陛下的赐婚。
陛下关他三天,对封戈而言,并不算什么。
只要结局是好的,他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嗯。阿渔,你可愿嫁与我吗?”
童渔抬起头,在他漆黑的瞳眸倒映下,认真地点了点头,笑着道。
“我愿意。”
封戈欣喜若狂。
……
童渔不想要隆重的婚礼,她不需要旁人的祝福,何况皇帝正盯着他们,她不想节外生枝。
装扮了一下庭院,请了封戈和一起打仗的几位将军,童渔在这个世界没有亲人,便如此摆酒席。
封戈不能喝酒,但今晚还是喝了两杯酒,在兄弟们的嬉笑下,他进了婚房。
在他进屋瞬间,童渔便出声道:“快把盖头掀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