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情绪管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评估、理解和调节的过程。
3.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4. 心理暗示: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5.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指导和练习,帮助个体提高在人际交往中有效沟通、建立关系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6. 亲子关系辅导:针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以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7. 师生关系调适: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营造积极和谐的教育氛围。
8. 学习心理辅导: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动机、方法、策略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9. 考试焦虑:在面临考试情境时,个体产生的紧张、不安、担忧等情绪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10. 职业规划辅导: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从而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
11. 心理自助:个体依靠自身的力量和资源,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的过程。
12. 朋辈辅导:由年龄相当的同伴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倾听、支持和建议的辅导方式。
13. 校园心理文化:在校园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心理健康的价值观、态度、行为规范和活动形式等。
14. 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由一系列预防、预警、干预和后期跟踪的措施和机制组成,以应对校园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
喜欢高等教育课简集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高等教育课简集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