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生意兴隆,新问题接踵而至。有天,后厨负责洗菜的小工突然闹起了情绪,声称活儿太累,工资却不见涨,撂下手中菜篮就要走人。何雨柱慌了神,赶忙上前劝阻,可小工态度坚决。这一乱,后厨节奏全被打乱,原本顺畅的出菜流程瞬间卡顿,外面食客催菜声此起彼伏。秦淮茹一边安抚着顾客,一边心急如焚地给何雨柱使眼色。
恰在此时,二大爷带着自家儿子走进饭馆。二大爷瞧见这混乱场面,立刻站出来,清了清嗓子说道:“柱子啊,这后厨的事儿,我和我儿子能搭把手。我儿子身强力壮,搬搬抬抬不在话下,我虽说年纪大了,可洗菜这种细活儿,我做得仔细。”何雨柱又惊又喜,连声道谢。二大爷父子俩迅速扎进后厨,和其他人一起忙碌起来,这才让饭馆恢复了正常运转。
经此一遭,何雨柱意识到管理上的漏洞。他找来秦淮茹,又把许大茂从南方叫回来商议对策。许大茂看着账本,结合自己在南方经商的经验,给出建议:“柱子,你得给员工制定一套合理的薪酬体系,干得多、干得好,就得多拿。另外,还得有个培训机制,让新员工能尽快上手。”秦淮茹也点头赞同,补充道:“咱们还得注意员工之间的关系,多组织些活动,让大家更团结。”何雨柱听着,认真地将这些建议一一记下。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三人的努力下,“蜀香居”的管理愈发完善。员工们干劲十足,饭馆生意更上一层楼。可就在这时,市场环境悄然发生变化。周边新开了几家风格各异的饭馆,菜品新颖,装修时髦,吸引了不少顾客,“柱香居”的客流量受到了一定冲击。
何雨柱看着店里逐渐冷清的场面,急得抓耳挠腮。他再次召集四合院的众人,大伙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谋划策。三大爷推了推眼镜,说道:“柱子,咱们得在菜品上创新。你不是会做很多家常菜嘛,把那些菜改良改良,弄出点新花样。”聋老太太在一旁也开口了:“孩子啊,咱这饭馆得有个让人能记住的特色,不能光靠菜,环境也得琢磨琢磨。”
何雨柱听着大家的建议,心里渐渐有了主意。他和后厨师傅们日夜钻研,推出了一系列融合了南北风味的新菜品,还在饭馆里增添了一些老北京特色装饰,营造出独特的用餐氛围。与此同时,许大茂利用自己的人脉,邀请了一些美食评论家来“蜀香居”品尝。评论家们对新菜品和新环境赞不绝口,一篇篇好评文章见诸报端。
随着口碑的再度传播,“蜀香居”的生意又火爆起来。何雨柱站在饭馆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食客,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一路的艰辛与成功,都离不开四合院邻里们的支持。而四合院的烟火气,也因为这家饭馆,愈发浓郁,成为大家心中最温暖的依靠。
喜欢四合院傻柱的逆行人生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四合院傻柱的逆行人生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