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建立粮仓储粮的政策。
秦国,就是九年一换,粮食过期前,会低价抛售。
嬴政陷入沉默。
秦国时期,粮仓较少,直至统一六国后,全国各地加建,才有所改观。
才十万石......这远远不够啊。
嬴政意识到,必须扩建粮仓的重要性。
秦国一个人一个月吃40斤粮食,也就是0.3石。
十万石粮食,只能养活33万余人。
而现在,全国上下,共有四百多万人口。
“寡人提议,增加一条。”
“内栗千石,拜爵一级。”
简单来说,只要你能一下子交出千石栗,就可以加爵一级。
吕不韦听完后,脸色大变,急忙劝道:“大王,不可啊,万万不可啊。”
“为何?”
“军功爵制的晋升,自商君起,皆有明确标注,倘若随意赋爵,恐怕会引起不公之气。”
“有何不可?”嬴政平静的说着,“何人心愤,让他交粮。”
“倘若没这本事,就闭嘴。”
嬴政考虑到,如果只有官仓济民,根本无法满足天下黎民口腹。
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劫富济贫,让那群地主士绅,把存粮全都交出来!
也不能说抢劫,对于贵族来说,好处更大,他们绝对不会有意见。
众所周知,军功爵制,越到后期,升级越难。
可是现在,秦王手谕:“内栗千石,拜爵一级。”
你干不干?
那肯定干啊,妈的,一千石粮食才值多少钱?
吕不韦给门客们使了使眼色,立即,整个大殿近三分之二的官吏,上前阻拦。
......
“尔等,意欲何为?”
嬴政冷着脸,扫视一周。
“臣等,只愿大王迷途知返,此令不妥,还望收回。”
“收回可以,但是,你们能想出办法吗?”
“臣等以为,吕相之建议,可行。”
嬴政随手将竹简丢到桌面上,冷哼道:“可行?你们的意思是,秦国只能活三十万人?”
“那四百多万黎民,让他们全都去死,是不是?”
“特殊时刻,特殊对待。”
吕不韦的救灾简章,通篇都在详细计划该如何放仓济民,从来没有考虑过,官仓存储的粮食,就这么多,远远不够!
群臣无言反驳,此时此刻,多说一句话,都是错误。
“好好好,既不能给出建议,又不许寡人制谋。”
“尔等,还真是寡人的左膀右臂啊。”
吕不韦被嬴政盯得头皮发麻,他之所以强烈反对此策,是因为,如今的封爵权力,集中在他一人手上。
他可以随意加封一人,扶持自己的亲信。
这才造成,朝堂之上近三分之二的官吏,都是吕不韦的亲信。
而小秦王,借救济万民之口,实际上,是想夺走,或者削弱他的权力。
执行此命令,不可能是吕不韦,嬴政绝对会另外安排一人管理。
而那个人,将会通过此法,替秦王牢牢抓住封爵之权。
“既然,诸君都无意见,那寡人可要执行了。”
嬴政将目光放在一人身上,喊道。
“昌平君。”
“臣在。”
“寡人封你为右相,全权监督交粮进爵之事。”
熊启恭敬一拜。
昌平君,芈姓,熊氏,名启,是当今楚王元之子,在嬴子楚时期,受王父之命,入秦看望妹妹。
楚王元还是非常挂念这个不孝女的,派人过来看看,她是不是还活着?
熊启是芈彧的兄长,是华阳太后的侄子。
他先把芈彧臭骂了一顿,将宋乾又痛扁一顿,狠狠地出了口气。
宋坤那时候去攻韩了,逃过一难。
随后,熊启便一直留在秦国。
嬴政终于要吹起反攻的号角,他早已受够了吕不韦操控朝堂许久。
而他最大的倚仗,就是楚系外戚。
因为他即将在今年十月,与姒离成亲,由此得到华阳太后的支持。
先前,他在朝堂上孤立无援。
现在,他要开始重掌朝政了。
两人一直拖着不成亲,华阳太后心中渐渐有了意见。
终于确定好婚期之后,姒离去华阳宫多次拜访姑姑,芈彧则是找到她的兄长熊启,两女再联络秦国的楚国人脉。
有机会大展宏图,熊启等人不可能会拒绝。
三方联合之下,说动华阳太后出面。
这就是姒离带给嬴政的政治价值。
......
“什么?信陵君死了?”
嬴政微微愣了一下,他虽然与魏无忌没有接触过,但是对其人颇有耳闻。
信陵君在六国中的地位很高,一人可组建五国联军,足以看出其人格魅力。
要不是齐国太偏僻,估计也会过来凑热闹。
蒙骜遭遇五国联军围攻,惨败,退至函谷关以内。
后来,宋坤出计谋,嬴子楚听从,派人到魏国散布谣言。
魏安厘王还真的信了,很快,就安排其他人顶替魏无忌执掌魏国兵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