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的时候,根据个人在军中的职务,所获“马币”会在基础数量乘以倍数。
不同倍数的“马币”样式不同,十倍券(金色)是大都尉及以上所属,五倍券(蓝色)是万骑所属,三倍券(绿色)是千长所属,二倍券(白色)是百长所属。
至于小兵小卒,他们的无倍数券也是白色,只是制作较为简陋。
牺牲者可以获得额外五倍军功补偿。
宋坤为了避免内部发生争夺的恶性斗争,他将每个人的军功都实名制。
哪怕你暗害队友,把人家的“马币”占为己有,你也不能兑换,甚至还有可能被王庭发现,因此被判刑。
这些政策,全是游戏达人宋坤制定的新规,极大的带动了匈奴人参与战争的积极性。
由于是南下作战,出门在外,你就代表了匈奴的形象,宋坤强调严厉的军风军纪。
不得欺压黎民百姓,哪怕你看到了秦军杀人越货,反正你不能参与,被举报者,经核查如实后,将禁止参战一年。
犯罪者的上级领导也会层层受到牵连,爵位越高,扣分越多。
大都尉以上的将军,必须以身作则,善待百姓,不得冲撞,看见中原黎民有困难,要主动伸出援手。
如果没有做到,隐藏在队伍里的王庭随军察监会如实记录。
如果政绩不及格,将会受到惩罚,比如说战后军功的倍数削减,从十倍加成削减到五倍。
严重者,爵位掉段。
这就是独孤邬落如此在乎政绩考核的根本原因。
........
燕王喜坐在大殿之上,他满脸愁色。
“找到秦匈联军的踪迹了吗?”
“回大王,还没有。”
虽然秦匈联军走的山路,隐匿在丛林之中,但是这么多人,燕军居然找不到他们?
是不是有点过于离谱了?
燕王喜或许不知道,他手下的将领已经开始怯战了。
明知道是一场不可能对抗的战争,看不到任何希望,结果还要逼着自己去送死。
很多燕国将领都开始动摇了,他们不想打仗,只想回家。
燕国与赵国的情况不一样。
首先,燕人与秦人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在秦昭襄王期间,采取的“远交近攻”政策,让两国子民互通往来。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通婚,让他们很难仇恨秦国。
没有国恨家仇,就没有打仗的欲望。
其次,这场战争因何而起?
完全是那个太子丹大傻逼,好好的坐下来谈判不好吗?非得去刺杀秦王?
你知不知道自己的擅自主张,会毁了这个家?
现在好了,人没杀成,还让燕国身陷险地,一只脚已经踏入灭国的门槛。
燕国将领无心作战,燕国兵将更是出现不少逃兵。
整个燕国上下,估计只有燕国王室想要打仗,因为他们想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可是,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要不是在朝廷领着俸禄,一群将领都想撂担子不干了!
而燕国大臣们,有些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早就听闻郭开的壮举,主动放秦军入城,得到秦王重用,成为赵郡太守,权力之大,在当地可是相当于原来的赵王。
只是他自己作死,非得要对赵国王室下死手,不然也不会惹得秦王震怒,一路追杀到燕国。
传言中,郭开是奉秦王之命,诛杀赵国王室的。
这只是传闻,未经证实的市井之言。
可是证据确凿,就是郭开一人所为的,秦王好歹是一国君主,岂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你是信郭开的人品,还是信秦王政?
这时,燕国丞相突然来了句。
“大王,要不,降了吧。”
“???”燕王喜愣住。
太子丹义愤填膺的辱骂道:“东郭沐,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打算!”
“你分明就是想效仿郭开,以此博得秦国重用。”
东郭沐苦笑的摇摇头,谁都看得出来,他这个为了燕国呕心沥血的老臣,心里早已失望透顶。
这时,一人站出来对骂:“太子丹,燕国能有今天,全是你种下的恶果!你有何资格指责东郭老丞相?”
“我没有资格?”太子丹指了指自己,“本太子没有资格,难道你就有吗?”
“是你的地位比本太子高,还是说,你说话比本太子声音大?”
东郭沐突然笑出声,他恭敬地朝燕王喜拜道:“大王,老臣年迈体衰,早已无力担此大责,恳请大王准许老臣告老还乡,另请高明吧。”
“懦夫!”
“你说什么?”东郭沐猛然回头瞪了太子丹一眼。
太子丹红着脖子继续吆喝:“你就是个懦夫!见到秦军来袭,都要走不动路了吧?”
“呵,当真可笑,老臣辅佐先王的时候,请问你在哪?”
“我——”
“罢了!让他走吧。”燕王喜摆摆手,制止了两人即将发生的口舌之争。
.......今日的朝堂之争,让不少燕国大臣心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