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臣眼神交流一番,此等大事,确实应该慎重。
于是,众人先在下面展开议论,讨论了半个时辰,似乎是出了结果。
可是,他们没有一个愿意第一个发言,只好让李斯硬着头皮上。
“大王,纵观古昔,五帝虽治理地方千里,但是外面的那些诸侯、蛮夷,或朝或否,身为天子的他们,难以控制。”
“而今大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太平,依法治国。”
“所行之事,前无古人,五帝所不及也。”
这番话,直接将嬴政抬升到比五帝还要牛逼的存在,着实会说话。
李斯继续说道:“方才,臣等谨议,古有三皇,即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贵。”
“臣等冒死上谏,赋大王尊号,为泰皇!”
嬴政思索一番,他摇摇头说:“将泰字去掉吧,保留皇字,古有三皇,亦有五帝,不如——”
“寡人尊号,皇帝?”
李斯等人连忙行礼:“大王圣明。”
“哎——”嬴政笑了笑,“这个称呼,也要改。”
“既然都是皇帝了,尔等群臣称呼,应为陛下。”
陛,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而群臣之所以称呼皇帝为陛下,是因为他们只能站在台阶之下,瞻仰帝皇。
“唯——”李斯等人立即改了称呼,“陛下。”
嬴政继续思考,他在想,寡人这个自称,要改了吧?
只是,应该改成什么呢?
他闭上双眼,在脑海中搜寻一系列的文献。
从小就博览群书的他,在此刻再一次派上用场。
“《楚辞》有一卷《离骚》,其中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皇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美称。
“朕”字,在先秦时期被广泛运用,任何人都可以自称“朕”,不过嬴政是真的喜欢这个“朕”字,他要将“朕”立为至尊专属!
因为,这个“朕”字的发音,与他的名“政”十分相似。
在质于邯郸的时候,嬴政与其他人交流时候的自称,都是“政”。
念及至此,嬴政淡淡道:“从今往后,我不再自称寡人,而是改称为朕。”
“帝曰朕宅帝位,禹曰朕德罔克。定为至尊之称,凡人不可提及。”
群臣拜道:“臣等遵从帝言。”
李斯上前一步,说道:“既然陛下已下决心建元改制,那么,以前的王命也要修改了吧?”
嬴政点点头:“李卿,你有何建议?”
“臣,以为,命改为制,令改为诏,如何?”
“为何如此?”
李斯:“制,有强力约束的意义,又有制度一词,所谓王命不可违,制亦不可违。”
“而召,本是召唤,增言旁为诏,确为告知和告诫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诏”字,在先秦时期是没有这个字的,这是李斯新创的字。
嬴政点点头:“可。”
......
本次会议,一直讨论到深夜才散去。
嬴政有些疲惫,他下意识走到姒离的寝宫。
“政哥儿大王,你来了?”
这样称呼属于两人的夫妻情趣。
“从今以后,你可不要叫我大王了。”
姒离不解的歪着头,望向他。
嬴政将今天开会讨论出来的内容,分享给她。
他感慨的说了句:“本来,我还没有什么压迫感,是宋兄提醒了我。”
“这样吗?”
姒离一听到提起宋坤,眼神就亮了起来,二兄已经回去北方快两年了,许久没有收到消息。
平日里,她也会经常写信过去,只是宋坤基本上没怎么回,反而嬴政的信件,他是有收必回。
有时候她都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他的亲妹妹?
“对了,扶苏回宫几日了?”
“已有百日。”
“那快了。”
嬴政将姒离揽在怀里,柔声道:“待我登基之日,就立你为帝后,扶苏为皇太子。”
“谢陛下。”
姒离倒是无所谓,她对于王后之位,并没有那么执着。
她只希望,能跟嬴政长相厮守,一家人住在大大的房子,如此便已足够。
在离宫的范围内,始终留有宋坤的专属寝宫。
宋乾一家人早已住了进来。
如今,宋坤的寝宫是姬馜和宋言念母子在居住。
由于相距很近,因此,平日里相安无事的时候,姒离一直待在那里,逗逗小侄子,深宫宅院的生活,倒也不无聊。
姒离真的很宠溺三个小侄子,就像当年二兄宠她一样。
有一次,一名公子仗着身份欺负宋言念。
当姒离知道后,她立即气势汹汹的来到那名公子的母妃寝宫,大力踹开宫门,直接走过去一巴掌扇过去,让其跪下磕头。
“本宫的侄儿,你的儿子也敢欺负?他配吗?”
“你如果实在不会教育儿子,本宫可以请人去教导他识些礼数。”
嬴政知晓此事后,非但没有责怪姒离,甚至还惩罚那个嫔妃。
然后,华阳太后再次给了大棒子!老人家没点轻重,罚得更狠,直接后宫地位-2,从夫人降到良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