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哥!"
“宋兄!”
嬴政不由得小跑起来,在距离宋坤二尺外,他停住了。
宋坤笑意连连的望着他,时间过得好快,已有三年有余未见。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几日。”
“我去祭拜先王了,没能亲自迎你,抱歉。”
“没事,我自己有手有脚,哈哈哈。”
嬴政跟着笑了起来,不知为何,跟宋兄聊天,他会格外放松。
郎中令宋乾见陛下没有再上车的意思,识相的安排秦卒去清场。
“我们去随便小酌一下?”
“都听宋兄的。”
宋坤发现一列列侍卫跑得很快,他知道这群人想干什么,嬴政也清楚。
嬴政拉住了其中一个,沉声道:“不必驱散黎民,不要大动干戈,就如往常一样。”
“可是陛下,万一有刺客......”
“朕有宋兄,天下何人能伤及于我?”
见大王如此执着,王宫侍卫只好易容混入人群中,时刻保持警戒。
“大兄,一起来喝几杯呀。”
宋乾听闻呼唤,他愣了愣,赶紧跑过去。
随着服侍嬴政的时间增长,宋乾深知对方的习性。
嬴政平日里是不会笑的,始终严肃的板着一个脸,哪怕是面对自己这个大舅子。
他只有在面对姒离的时候,才会神色稍改。
对了,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宋坤。
正因如此,宋乾在内心里对嬴政有些惧怕,还一起喝酒?想都不敢想。
......
宋坤和嬴政并肩走在大街上,并没有吸引多少目光。
原因就是嬴政穿得很朴素,就是一件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袀玄,就是一套没有图案的纯色玄(黑)衣。
这是他个人的审美爱好,不喜欢张扬,不喜欢花里胡哨。
宋坤也差不多,不过他更喜欢白色。
他将夏勍大臣的常服定为雪白,自己上朝时穿的狼袍也染成了雪白。
今日服饰,也是经过姒离特别定制的雪白战国袍,她深知二兄的喜好。
这两人真有意思,一人尚黑,一人好白。
“政哥,我们上去这家酒亭小酌吧?”
“好。”
两人坐在近楼台处,目光望向楼下的车水马龙。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宋坤突然有感而发说了一句。
嬴政不解的望着他。
“没事,突然有感而发。”
“原来如此。”
酒未上桌,送酒菜先来,只是与后世不一样,没有花生,只有些许肉酱。
嬴政蘸了一口肉酱,吃惯了王宫里的高级货,偶尔尝一下民间素食,倒有不同风味。
“这味道,似乎有些熟悉?”
宋坤好奇的尝了一口,疑惑问道:“有吗?”
“有点像宋兄过去做的醢。”
“不会吧?他小子偷学了我的技艺?”宋坤表现出一副激动的模样。
“哈哈哈,逗你的。”
嬴政见他这副模样,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
在他心里,小时候吃过的醢,都是独一无二的味道。
“你要是喜欢吃,我临走前,可以再做一些。”
“那宋兄,打算何日离开呢?”
“等你的大典结束,我就要走了。”
“这样啊。”嬴政的眼神中,闪烁一抹落寞。
他太孤独了,天底下仅有宋兄一人可诉衷肠。
所有人都惧怕他,也只有宋坤在他面前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
先前,嬴政为了夺权,时常与吕不韦争辩于朝堂之际。
如今诸多大臣都知道陛下口若灿花,无人敢纳谏。
这就是为什么,早些时候丞相王绾上谏恢复分封制度,而嬴政并没有处罚他的根本原因。
嬴政将困扰他许久的事情,主动提出口。
“宋兄,我发现,朝堂之上似乎大臣们都不愿意发言了。”
宋坤抿了抿一口酒,说道:“我问你,你是想倾听万民心声,还是百官之言?”
嬴政思索一番后回答:“我能不能全都要?”
宋坤立起一根筷子:“如果你想倾听黎民的想法,很简单,古有大禹设鞀,尧帝立木的典故,相信你不会陌生。”
嬴政点点头,这两个典故他自然听说过。
当年大禹治理天下的时候,专门在城中摆设了一件小鼓(鞀),高呼道:“如果谁有诉求,尽可摇鞀。”尧帝也设立过一根“谤木”,功能相同。
嬴政表情有些犹豫:“我先前也有想过效仿,只是考虑到一种可能,或许黎民真实的想法,会被他人篡改。”
如今秦地广袤千里,这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必然发生的。
天下豪绅,杀之不尽,他们会为了稳固地位,不择手段。
而身为一国之君的嬴政,高居深视,没办法纵览天下之景,也没办法倾听万民心声。
他看到的,或者听到的,很多时候都是别人希望他看到的。
宋坤将筷子放下,笑着说:“这不简单?你安排信任之人前往各郡,无声无息的随机邀请小部分黎民入京,亲身面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