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后,提出军功爵制,确实成为了强国之基。
但如今,天下归一,中原大地俱为秦土,原本的政策,在和平时代不适合了。
前段时间,韩非找到嬴政谈话,特别指出秦军的某些制度非常不好。
比如说,每一名秦卒入伍之后,军服自己做,军粮自己买,还没有俸禄,纯粹是为爱发电。
如果在打仗的时候争得爵位,巨额投资自然不亏。
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个晋升的命,他们就是炮灰。
一家人供养男子去打仗,结果到头来啥都没有,仅仅只有朝廷的抚恤金,可谓是输得倾家荡产。
而且,秦卒们没有钱用,他们侵占一城后,势必要抢劫,要杀人,才能从中获利,这是很难制止的恶劣行为。
却与尉缭子提出来的“王之仁师”概念,背道而驰。
嬴政耐心吸取韩非的意见,他决心要改变!
过去他是没得选,现在他想做个好皇帝。
从今以后,军粮、军服,全部由秦朝廷免费供给,并且,发放每名秦卒每月五十钱的俸禄。
而这一切良策的实行,要建立在朝廷粮草充足的前提下。
于是,嬴政花费了大半月的时间,编纂出这道《垦草令》,打算在立朝之后颁发。
一、整顿吏治,严格管理秦吏,不得剥削农人;
二、进行全国土地普查,如果地主豪绅有田地隐瞒不报,将立刻收归国有;
三、减少农业税,提高土地税,避免荒田无人耕种,且遏制土地兼并;
四、大幅度提高商业税率,从2%提升到5%,且严格管控各郡县市集交易行为;
五、增加各种农业、畜牧业的竞赛活动,优胜者将获得爵位奖励;
六、遏奢禁丽、勤穑务农、固农安邦、耕战一体。
尤其是最后一条,对全国上下所有地主豪绅的买卖活动,以及奢侈行为,都做出了严格管控。
比如说,宅院的大小取决于你的爵位高低,不是说你有钱有背景就能享受,要看你对国家有多大的贡献。
超出合法范围的宅院,将立刻收归国有。
秦国是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承认土地私有,但是主体还是国有。
......
“宋兄,如何?”
嬴政希望听到宋坤的建议,却看见对方笑着点点头。
“很全面,无需再增。”
“不过——”
宋坤话音一转,让嬴政面色一喜。
要来了!
“所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该如何确保,每一条制诏都能在基层落实呢?”
嬴政陷入了沉思,现在又扯出来反腐的问题。
秦吏存在腐败吗?那肯定有的,俸禄那么低,干的活又苦又累,还不如贪污来钱快。
“政哥,你难道没有发现,官吏之间的待遇,相差甚远吗?”
秦吏的俸禄设置得很合理,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福利很多。
问题就在于,上下级的俸禄差距太大了。
为什么?
你看县令,通常只有在五级大夫爵位的人才能担任,这就意味着,他一个人领两份俸禄。
一是当县令的基本工资,二是爵位的朝廷年薪。
这就导致一种现状,底层小吏月薪三千,而县令却月薪十万,这特么的,哪个受得了?还是合法收入哦,不包含灰色收入。
底层小吏会在想,脏活累活都是我干的,你就坐在办公室里,凭什么工资比我高那么多?
不干又不行,一旦做了秦吏,没有特殊情况通常不允许辞职。
你可以留职入伍,但是不能随意离职!
比如喜,他在担任鄢地狱掾期间,就投笔入戎,参加灭赵战事,结束后,回到安陆县成为县令,因为他的爵位满足县令的基本要求,所以得到晋升。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往往最容易犯错误的,就是那群底层小吏。”
嬴政听闻宋坤的建议后,他决定回去再修改一下《吏律》,提高底层小吏的俸禄,降低中层官吏的俸禄。
“除此之外,还要监察。”
嬴政点点头说道:“我知道,如今最好的一把剑,就是宋兄建立的四方神台。”
四方神台原本是派出去打探各诸侯国消息的,如今天下归一,是时候回归了。
在各郡安排神使,暗中监察各郡县乡里的官吏,有无违法行为。
藏在暗处里的剑,远比明处的御史台,要好用得多。
......
酒足饭饱后,两人离开了酒亭,漫步在繁华的咸阳街道。
他们看到,秦朝和勍朝两国民众,相处得其乐融融,不由得会心一笑。
嬴政忽然笑道:“宋兄,你可知大秦民间,将你们国号称呼为什么吗?”
宋坤愣了愣:“不是夏勍吗?”
嬴政摇摇头:“非也,而是天勍。”
“???”
“勍地有两个都城,分别是伊吾和乌兰察布,虽分居东西,但同属长生天行省。”
宋坤比较懒,他没有嬴政的耐心,居然命名了三十六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