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感兴趣的是独角仙,它是昆虫中的霸王,能拉动一辆泥制作的小车,可是飞行时怎么那么笨。“呜——扑!”就摔晕了。
3、如果你是课文中一种昆虫,你来向大家介绍自己,你会怎么说?
我长着瓷器似的朱红色的硬翅,上面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小圆点也叫“星”,不能乱点,身上有几颗星与名字是有关系的。我们飞行时很优雅,款款地落下,折好黑绸衬裙,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我们有的吃蚜虫,受人类的欢迎,叫我们益虫;还有的喜欢吃马铃薯的嫩叶,被称为害虫。你知道我是谁了吗?
课文解读
教材分析
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4篇短文组成,作者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习性、活动等,写得情趣盎然。
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一是能抓住昆虫的外形特点,比如,“红的”“瓷漆似的硬翅”形象地写出了虫翅膀的色泽和质感;“它的甲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只犀牛一样的角”,形象地写出了独角仙的样子。二是动作描写细致贴切,很有画面感。比如,“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一一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小瓢虫优雅降落的形象跃然纸上。三是使用“噌一一”“呜一扑”等拟声词,表现了复眼昆虫的机警和独角仙的莽撞笨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比如“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虫吗?”
课文配了4幅昆虫插图,和文字一起组成图文式昆虫备忘录。这些插图直观地展现了昆虫的样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同步练习
一、选字填空。
膜 摸 漠 抚( ) ( )翅 沙( )
路 陆 录 马( ) 大( ) 目( )
句 距 具 ( )子 ( )离 工( )
稠 绸 愁 ( )密 丝( ) ( )闷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思索、考虑。( )
2.本文指慢慢地,也指诚恳、忠实。( )
3.缝隙严密闭合。( )
三、课文整体梳理。
本文我们认识了长着一对复眼的( ),视觉非常灵敏;头上长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的( ),力气很大;朱红色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的( ),是益虫;还有你一捉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的( )。
四、重点段落品析。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1.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2.你喜欢独角仙吗?理由是什么?
五、制作昆虫备忘录。
你认识的昆虫肯定不少,仿照课文,也来做一做“昆虫备忘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抚摸 膜翅 沙漠
马路 大陆 目录
句子 距离 工具
稠密 丝绸 愁闷
二、1.琢磨 2,款款 3.严丝合缝
三、蜻蜓、独角仙、瓢虫、土蚂蚱
四、1.独角仙的力气很大。
2.喜欢,因为这只独角仙个头大,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力气很大。
我静静地坐在教室里,聆听着语文老师那温柔而动听的声音。她的话语如潺潺流水般流淌进我的耳朵,引领着我进入一个奇妙的知识世界。就在这时,一种奇异的感觉悄然爬上心头,仿佛我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一双双神秘的复眼。
这些复眼层层叠叠,宛如无数只小巧玲珑的眼睛紧密排列在一起。它们似乎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同时从多个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当我集中注意力时,这种感觉愈发强烈,那些复眼中的每一只小眼睛都像是在独立工作,但又彼此协调配合,共同构建出一幅完整而清晰的画面。
回忆起曾经的经历,每当我看到蜻蜓轻盈地在面前飞过时,那种熟悉的场景便会浮现在脑海之中。起初,它会在我的眼前慢慢地盘旋,仿佛故意吸引着我的注意。然而,正当我想要靠近仔细观察时,它却突然像一道闪电一般,“嗖”的一下迅速飞向远方,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此刻,拥有了这如同复眼般的奇特感受后,我不禁开始想象,如果自己也能具备这样敏锐的观察力和迅捷的反应速度,是否就能更好地捕捉到蜻蜓那短暂而美妙的瞬间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