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桦点点头,“果然是张先生有眼光。”
在1975年时候,能源危机席卷全球,海运行业萧条,订单大幅度减少,张荣发就察觉到了,未来国际航运业要从散装货轮过度到货柜班轮时代来了。
所以,他当时就当机立断,贷款购入了大型集装箱船只,还在轮船上安装各种先进设备。
同年,长荣以新造的快速全货柜船队,开启了远东到美丽坚东海岸全货柜定期航线。
“长荣是抬升第一家开辟全货柜船队船务公司,从1975年到现在,长荣多条全货柜定期航线也先后开辟成功,证明货柜班轮才是航运业未来发展。”张荣发说道。
现在海运业不景气,张荣发不但没有退缩,反而依旧是想要大举扩张货柜班轮这种运送模式,这样大胆独特想法,也不是谁都能有。
董健桦说道:“张先生,说实话,未来东舫航运公司也会全力发展货柜班轮这种大型巨轮,我们已经联合娄氏集团把汇德丰收购,现在旗下有多支船队,船只数量大增。”
“我们货柜班轮业务租赁很愿意跟长荣合作,可以为长荣扩大规模船队。”
说到了要帮自己扩大船队规模,张荣发立刻就懂对方意思了,“董先生,你们是要合并长荣吗?”
董健桦客气道:“不是这么说,我们只是想为长荣发展提供一份助力而已,楼市集团可以为你们提供资金和所有资源,在海运业做到最好。”
何雨柱很看重海运业,不管是传动公司还是船务公司,都要抓着在手里。
在何雨柱看来,海运业代表了未来世界各地的货物能够串联在一起,效率是其他所有运输工具加起来都不能替代,掌握了世界各地物流,就会对世界贸易产生影响。
张荣发问道:“董生,楼市集团想要收购长荣多少股份?长荣现在展不错,估值是20亿美元,在不久之前我们刚斥资跟倭国和台省造船厂订购16艘集装箱船。”
“每艘船货载量从2240TEU上升下2728TEU,这是为了启动环球东西航线,未来我们发展不可估量,要是你们想收购,得按照50亿美元市值谈。”
这不是一个很有诚意的价格,即使长荣现在是一个很值得投资公司,很显然,这是在婉拒,张荣发不想出让自己公司股份。
“钱不是问题,何先生是很有诚意,只不过,需要80%股份,你所需要的资金,资源都可以提供给你。”董健桦说道。
这都愿意出价?
真是张荣发没想到。
但即使是给再多,对于他来说,依旧是不能愿意出售公司股份。
“抱歉,董先生,我们无法接受要出让这么多股份,要是股份都被娄氏集团占有,利润大头都给了他们,我们不都是资本家傀儡吗?”张荣发说道。
董健桦赶忙道:“张先生误会了,怎么会让你们当资本家傀儡,我们是不会干涉长荣海运经营,你们也可以自己选择接班人,娄氏集团控股不控权,公司企业经营权,是你们。”
“我们是只会对长荣发展提供源源不断资本帮助。”
张荣发说道:“这样也不好办,利润都是被你们拿走了,我们……”
资本扩张是怎么样,张荣发心里很清楚,他不想自己创办的长荣成为资本赚钱工具。
董健桦说道:“张先生,你的眼睛莫非就只能看到海运业吗,我前两天去总统府拜访,那边说现在正是大力发展经济时候,我们港资也准备加大对台省投资力度。”
“长荣未来可以做海运,工业,制造业,航空,零售,酒店,只要你能够想到的所有行业,你都可以这么做,都可以涉足这些行业投资,成为台省最大的财团。”
工业,制造业,航空,零售,酒店?
听到这些不同的行业,张荣发顿住了,从1972年开始十大建设项目启动,台省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发展资金,过去那些被官方垄断业务都重新得到资本注入,不再是官方独营。
海运业未免目光过于短浅,要是把这个当做一个起点,接受娄氏集团资本扩张,长荣也会成为台省第一大财团。
“董先生,你是说如果长荣想要发展其他业务,娄氏集团也会支持?”张荣发问道,能够有娄氏集团这么大个财团为自己发展臂助,对于他来说自然是好的。
做其他行业赚更多的钱,谁会不想这么做。
董健桦也把何雨柱意思转达过来了,因为某些原因,他是不能亲自投资台省行业,所以需要有人在台省作为盟友合作。
何雨柱选择在台省合作盟友就是张荣发,就是为了在这里打造一个如同港城楼市集团一样的财团,用这个财团来垄断台省民生基础行业和高新技术科技行业。
听说何雨柱是要扶持自己成为这样大财团掌权人,张荣发心里也是跃跃欲试,如果自己只是做海运业,未来肯定是会成为商业巨头,不过也就仅仅限于海运业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