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金融工具只是工具,偶尔为之,把握时机,可获巨利;若奉为主臬,则必遭反噬!”
何晓深以为然。
他想起父亲当年传奇般的“做空英镑”一役。
那场豪赌的成功,固然有父亲对经济基本面的精准判断,但也离不开一个关键的外部因素:英国政府为了维护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信誉,为了保住金融业这根支柱,最终选择了咬牙履约,承受了巨额损失。
若非如此,当时父亲质押的那些资产,能否顺利收回还是未知之数。
这次他和何越做空美股,同样是刀尖舔血。
他们动用了极高的杠杆,对市场情绪和连锁反应的判断稍有差池,或者美国政府采取极端干预措施(如直接关闭市场),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幸运女神这次站在了他们这边。
手握近900亿美元的巨额流动性,何晓的心态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之前的谨慎、筹谋,此刻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和俯瞰众生的视角所取代。
他坐在俯瞰维多利亚港的顶层办公室里,随手拿起一份报道“港城华人地产商协会”成立的报纸,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轻蔑弧度。
“合纵?”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品味一个古老而略显幼稚的词汇,“李超人、李照基……诸位叔伯,你们想学两千年前苏秦张仪,搞六国合纵来对付我娄氏?”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脚下繁华的都市,“想法不错,可惜,历史早已写好了结局。
合纵连横,最终天下尽归于秦!”
他当然知道历史的后续——强秦统一后二世而亡。
他也明白,秦的灭亡,根源在于其严刑峻法、滥用民力、未能及时调整统治策略,绝非扶苏一人回咸阳即位就能解决。
商场如战场,但更复杂。
他何晓,绝不会重蹈覆辙。
六大地产商联盟的成立,在他看来,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是一个绝佳的靶子,一个展示力量、彻底确立娄氏在港岛商界无上权威的机会。
他决定不再等待对方的出招,而是要主动出击,以雷霆万钧之势,粉碎这个看似强大的联盟。
何晓的反击,直接而粗暴,直指对方的命门——资本市场。
他召来了最信任、最冷酷的股票操盘团队,下达了清晰的指令:“目标:那六家。
策略:狙击。
目的: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个市场真正的主宰。”
港城的天空,似乎永远被摩天大楼切割成细碎的蓝色。
然而此刻,笼罩在维多利亚港上空的,却是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这股压力并非来自自然天气,而是源于那看不见硝烟,却足以让无数财富瞬间蒸发、让商业帝国顷刻倾覆的——股市战场。
市民们早已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纷纷捂紧了钱袋。
曾经炙手可热的“地产天王股”,如今在交易大厅的电子屏幕上,绿油油的一片,成交量萎缩得可怜。
无人问津,股价自然如断线风筝般下坠。
这正是何晓精心策划的局面:市场恐慌带来的股价暴跌,为他以更低廉的成本,悄然吸纳那些昔日对手——港城六大地产巨头——的股票,铺平了道路。
“风暴”来得如此迅猛。
仅仅一夜之间,当那些习惯了掌控全局的巨头们从睡梦中醒来,惊愕地发现,公司董事局改组的阴影,已经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他们的头顶。
这不再是虚张声势的威胁,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
何晓的娄氏资本,正以其令人咋舌的雄厚实力和精准的操盘,一步步蚕食着他们的根基。
这场资本绞杀战,其惨烈程度超乎想象。
港城的普通股民们屏息凝神,如同观看一场与自己无关却又惊心动魄的角斗。
他们眼睁睁看着代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庞大资本,在短短一天之内,如同巨兽般互相撕咬、吞噬,数以百亿计的港元被疯狂地投入这个无形的漩涡。
每一次买单的涌现,都伴随着对手更凶猛的反扑;每一次卖单的倾泻,都意味着股价的又一次下挫和市值的巨额蒸发。
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燃烧的味道和绝望的气息。
就在这场巨头混战进入白热化之际,一股新的力量悄然介入,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石子,激起了更复杂的涟漪。
这位搅局者,是来自南洋的传奇华商——郭贺年。
他头顶“酒店大王”和“亚洲糖王”的双重光环,财富与声望早已跨越国界。
郭贺年对港城市场觊觎已久,其旗下的佳里建设在港城地产界耕耘多年,采取的是开发与投资并重的策略。
然而,相较于根深蒂固的本地六大地产商,佳里建设在港城的底蕴终究显得单薄,尤其是在获取核心地段土地的竞争中,常常力不从心,发展一直受到无形的桎梏。
此次全球股灾波及港城,市场一片哀鸿,在郭贺年眼中,却成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