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韦士怒不可遏:“混蛋!我就知道这小子收购恒升银行没安好心。刚接手就给我们制造这么大的麻烦!”庞约翰站在一旁,不敢多言,静待上司的决策。
浦韦士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港城回归大局已定,英资银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意压制华资;另一方面,若放任恒升银行发展,汇丰的垄断地位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在西环——港城华商最集中的区域,恒升银行总部重现往日辉煌。当年英资银行不屑于从事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正是恒升起家的根本。多年来,恒升银行的职员始终保持亲切的服务态度,甚至能够走出柜台,与熟客闲话家常。
这种人性化的服务方式,让恒升银行在港城中小企业和市民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娄氏集团收购恒升后,更是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吸引大量华人储户前来存款。
如今恒升银行各个网点前都是门庭若市,排起长龙的市民等待将钱存入这家重新回归华资的银行。
“您好,麻烦帮我存港元。”一位华人老太太递上钞票。
“好的,马上为您办理。”恒升银行的柜员熟练地清点钞票,放入点钞机过数后,微笑问道:“阿婆打算存多久?”
“三年吧,你们这里的利息高,我特地过来存钱。”老太太满意地说。
望着营业厅内排起的长队,不难想象恒升银行每日的资金流入量有多么惊人。
“业务已经办好了。我们恒升银行正在做活动,存5000港元一年定期,就赠送屈臣氏便利店50元代金券。这是您的赠券。”柜员将存款凭证和代金券一并递给老太太。
“这个……不会是从我的利息里扣的吧?”老太太有些担心地问。
“您放心,这是银行给支持我们的客户的回馈,与您的利息无关。到期利息会全额存入您的账户。”柜员耐心解释。
老太太惊喜地发现还有这等好事,连忙追问:“5000港元送50元代金券,那我存港元,是不是能拿到500港元的代金券?”
“是的,您可以清点一下。欢迎介绍亲友来存款,都是按这个标准赠送,上不封顶。但必须存满一年定期,中途取款的话我们需要从利息中扣除相应金额。”柜员详细说明政策。
50元代金券在当时的港城具有相当吸引力。恒升银行的这个促销举措一经推出,立即口耳相传,市民纷纷告知亲友同事:现在把钱存在恒升银行最划算,既有可观利息,还有实用赠券,这等好事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近日,港城金融市场上演了一场备受瞩目的银行业格局变动。
一系列消息接连在多份主流报刊发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讨论:
“汇丰银行存款大幅下滑,资金流动性或面临压力,可能需向部分贷款企业收回信贷,进一步收紧对企业放贷政策,以维持银行日常运营所需的现金流。”
“恒升银行董事局大股东透露,未来将大力拓展内地金融业务,服务更广泛人群,开拓更广阔市场。”“恒升银行近期推出高息存款活动,除具有吸引力的利率外,更赠送重磅礼券——屈臣氏便利店现金券。存款金额越高,回馈越丰富……”
这些报道密集发布,一时间舆论哗然,市场普遍表达了对汇丰银行前景的忧虑,同时对恒升银行的发展寄予厚望。许多评论甚至以“反客为主”形容恒升——这家昔日汇丰的子公司,如今正以挑战者的姿态撼动市场。
更令公众惊讶的是,汇丰这一长期以来被视为不可动摇的金融巨擘,竟会遭遇如此广泛的质疑。
在港城市民心中,汇丰的地位远超其他企业,就连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都难与其相提并论。而今,市场竟首次传出不看好汇丰的声音,实属罕见。
受此影响,汇丰银行股价显着下跌。作为恒生指数33只成分股中的权重股,其股价波动直接拖累大盘表现,导致恒生指数出现明显震荡。与此同时,市场上关于恒升银行的利好消息层出不穷。
《港城商报》更直接将两家银行的服务进行对比,指出:“汇丰不仅存款利率低于恒升,服务亦有所不及,普通客户甚至难以达到开户门槛。”
“汇丰极少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其贷款利率居高不下,而存款利率却处于行业低位,利润空间极大,可谓‘两头赚钱’。”
“汇丰每日早晨十点半方始营业,而恒升银行九点准时开门,中午及周六日均不休息,极大方便了市民办理存取款业务。”不少市民愤慨表示:“汇丰实在是店大欺客!”“如今恒升回归华人掌控,我们理应将财富留在自己的银行。”“作为华人,存款于洋人银行,终究不如支持本土企业。”
在盛世传媒旗下报刊、杂志,以及丽的电视和TVB新闻有意识的舆论引导下,不论是为了更高的存款利息,还是出于民族情感,越来越多市民选择将储蓄存入恒升银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