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点点头,说道:“未来内地自然是肯定会发展起来,不过却不是现在,他们现在基础依旧是比较薄弱,台省这边基础已经很好了,完全适合做些有技术含量工业产业。”
这话说的倒是让小蒋很满意,他心里确实是在憋着一股气,当初就这么被溜溜从内地那一大片富饶地方,给赶到这东南地方,心里面怎么会服气。
这种心情其实就是跟南棒差不多,他们可是个宇宙申遗大国,说到底就是越缺什么东西就想要什么东西而已。
何晓这话也很巧妙让他从刚才那番话那里转移了注意力。
“现在我们台省正在大力发展投资,自然是欢迎来自各界的人士投资,到时候如果你在工业投资上有什么需要,可以去找陈屡安,陈先生。”小蒋对着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示意道。
“陈先生,之前我们就已经见过了,在他引荐下,我参观了台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在这里,我也更加坚定了要在台省投资决心。”何晓点点头,客气道。
陈屡安是常凯申心腹陈成儿子,陈成出身当年的保城军校,第八期炮科学习,之后在江南军和粤语,黄埔军校任下级军官。
三十二岁就当了十八军军长,后来更是历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抗战时期更是指挥和参加策划了淞沪会战,江城会战等多长战役。
在常凯申退守台省后,更是历任警备总司令,“行政院长”,“副统领”,向来是受到常凯申重用。
常凯申曾表示“凯神不可一日无辞修”辞修正是陈成。
陈屡安母亲谭氏更是常凯申夫人的干女儿,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谭延铠,也当过“行政院长”。
他本人年轻时候跟曾是号称台省四大公子之一,在美丽坚接受高等教育后返回台省,担任台省工业技术学院,也是后来的台省科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之后出任了教育部常务次长,再到自从上任经济部长孙云睿中风后,到他担任了这经济部长职位。
“我们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投资港城,所以,我也不在乎你背景到底是内地还是港城那边,只要是对双方有利,我都是愿意接受。”小蒋又说道。
何晓点点头,“蒋先生放心,我知道,去年台省就开放了老兵探亲,就说明,您内心是认可两岸都是一家的,本来我们也都是同根同源,我们也没有理由去对龙国人利益做什么。”
他心里知道,小蒋这话可以说是友善,也可以是点拨。
这场宴席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等到何晓他们离开后,小蒋和陈屡安也离开了这里。
在回到自己平时住地方以后,小蒋对陈屡安说道:“今天何将军看似是来谈投资,其实还不是想要为内地说话。”
“蒋先生,今天何将军说的这些话也没有错,大家都是龙国人,我们这么闹内讧,只会是让外人占了便宜。”
“而且去年那部电影,不是也证明了,内地那边对我们善意,他们对老蒋先生是有一个客观公正评判。”
陈屡安说的电影叫做《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确实是触动了小蒋,加上老兵们情愿,他也为了获得更多民心,就打破了两岸四十多年没有来往规则,让双方有了来往。
小蒋点点头,说道:“今天那位小何先生说的没错,台省就算是发展再好,但我们地方就只有这么大,上限始终是有限。”
“内地却是不一样,他们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只要他们愿意放开,这样一片广大市场,我不信欧美那些外资们能够视而不见了。”
“而内地,确实是人杰地灵,只要是有技术有知识,我们能学习,他们也能学习。”
“我们能够引进那些东西,他们也能够引进,甚至是能够做得更好,可是,你也知道我们跟内地那边关系。”
“我心里也是不服气,我不懂,为什么,我们当年就这么被赶到东南。”
陈屡安当然知道小蒋心里不服气,相比起内地那边大好河山和山河万里,这东南一隅确实是很小很小了。
就好比是一个百亿富豪,让他资产一下子只有十个亿,或者五个亿,心里肯定是不甘心。
更何况这可是江山,是那么的一片大好河山,这样大起大落谁又能心甘接受?
“不管怎么说,现在那边是我们炎黄子孙在那里,站着在那片土地依旧是我们龙国人。”陈屡安说道。
小蒋点点头,说道:“所以,我愿意让那位小何先生在台省投资工业,他们家公司明面上是以港城业务和海外业务为主,内地业务和台省业务为辅。”
“但是,说到底,他做这些事情,其实都是为了以后能够给内地业务做铺垫,不管是任何一方面业务,他们家公司以后肯定都是以内地业务为主。”
“尽管我心里不甘心,但是只要是对台省发展有好处,我就不会反对。”
“但是我也不想特地支持他,罢了,到底能让内地发展到什么地步,就看他们自己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