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黄玲睡到了自然醒。
她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从床上爬了起来。
往年,吃过午饭,巷子里的街坊邻居就开始互相串门,拜年问候。
今年庄家不一样,他们要回娘家。
虽然一般都是大年初二回娘家,但庄超英昨晚破天荒主动提出来,初一就走。
黄玲看了看身边还在熟睡的庄超英,还是有些感动的。
虽然她心里清楚,庄超英这么做多少有点其他原因。
一是因为宋莹一家不在,黄玲有些疲于应付巷子里的人情世故。
二是庄超英想躲着点自己父母和弟弟弟妹。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去陪一陪黄耀宗和苏雅琴。
老两口刚没了儿子儿媳,这个年过得肯定孤独。
庄超英有这份心,黄玲自然鼎力支持。
她轻轻地推了推庄超英,柔声说道:
“起床了,该回娘家了。”
庄超英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嘟囔了一句:
“这么早啊。”
“不早了,孩子们都起来了。”
黄玲笑着说道。
庄超英这才不情愿地从床上爬了起来。
黄玲热了昨晚剩下的年夜饭,一家人简单地吃了点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黄景行摘了一筐车厘子,紫不溜秋的,看着就喜人。
这是他特意为外公外婆准备的。
庄筱婷则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拿了出来,准备给外公外婆买些礼物。
庄图南则在一旁默默地收拾着行李,同时不忘带上复习资料。
毕竟,还有一学期他就要参加高考了。
一家人提着大包小包,还有一筐新鲜的车厘子,包了一辆城乡客运帆布三轮车前往长州。
司机师傅手摇启动。
三轮车突突突地冒着黑烟,一家人坐上了车斗。
车很颠,帆布篷也有些漏风,不过众人一点都不在意。
黄景行不停地讲着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庄筱婷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分享着学校里的趣事。
庄图南虽然话不多,但也时不时地插上几句,气氛十分融洽。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来到了长州。
黄耀宗和苏雅琴早早地就在门口等着了。
看到黄玲一家人到来,两位老人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爸,妈!”
黄玲快步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了母亲的手。
“哎,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苏雅琴的声音有些哽咽。
“外公,外婆,新年好!”
黄景行、庄图南和庄筱婷齐声说道,然后乖巧地拜年。
“好好好,快进来,快进来。”
黄耀宗笑呵呵地说道,从口袋里掏出三个红包,递给了三个孩子。
“哎呀,爸,你这是干什么,上次来您才给过他们零花钱,还给什么红包啊。”
黄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这是规矩,过年就得给红包。”
黄耀宗坚持把红包塞到了孩子们的手里。
“谢谢外公!”
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道谢。
苏雅琴在一旁打趣道:“你爸呀,年前就准备好了红包,天天揣在身上,就盼着你们来呢。”
“哈哈,还是你妈了解我。”黄耀宗笑着说道。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走进了屋里。
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桌子上摆满了各种零食和水果。
“来,快坐,快坐。”
苏雅琴热情地招呼着大家。
“云婶儿呢?”黄玲看了一眼屋子里。
“她回家过年去了。”苏雅琴回答道。
“大过年的,总不可能不给人放假吧?”
“也是哈,我忘了这茬了。”黄玲说着,把行李放下。
“玲儿,肉啊菜啊都在厨房里,晚饭你看着弄!”
苏雅琴指了指厨房,吩咐道。
自家女儿,她也不会客气。
“好的,妈,我这就去看看。”
说罢,黄玲朝着厨房走去。
庄超英跟黄耀宗寒暄了一会儿后也跟着去了厨房。
灶台上食材丰富,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冰箱里还有海鲜和水果。
“又是一个大工程啊!”
黄玲笑了笑,找到围裙给自己和庄超英戴上。
随即,两人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
黄景行从那一筐紫得发亮的车厘子里挑挑拣拣,洗了一盘,端到苏雅琴和黄耀宗面前。
一颗颗车厘子圆润饱满,像极了晶莹剔透的紫玛瑙。
“外公,外婆,你们尝尝这个,可甜了。”
黄景行说着,拿起一颗递给苏雅琴。
苏雅琴还是第一次见这玩意儿,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放在鼻子下闻了闻。
一股淡淡的果香沁入心脾。
“这是啥水果啊?长得怪俊的。”
苏雅琴好奇地问。
“这叫车厘子,可好吃了。”
黄景行眉飞色舞地介绍着。
黄耀宗也拿起一颗,放在手里仔细端详。
“这东西,我还是头一回见呢。”
他感慨道。
苏雅琴轻轻咬了一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