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曦急忙给他倒茶,温声细语的宽慰他。
这时候一个鉴定师过来在饶毅耳畔低声说了两句,王忆听见了几个关键词‘赝品’、‘不好办’、‘请示总部’。
孙连善显然也听到了这几个词,但他面色沉静、心平气和,不但没被鉴定师的话影响到,还想去摸一下小曦的手。 王忆看了暗暗感叹。 自己算什么耂渋畐?自己平日里只敢想想,甚至不敢上网去胡扯乱喷。 但你看人家这孙哥,人家直接上手! 饶毅听后点点头。 他看向另一个鉴定师,那鉴定师又是狼烟手电、又是激光笔、又是放大镜,反正好一套家伙什去操作。 最终他不动声色的也摇了摇头。 饶毅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他为难的看向孙连善要说话,孙连善抢着说道:“都是假货,对吧?” 饶毅避而不谈,说道:“那个孙哥,咱们翁洲终究是小地方,我们这店里的老师水平肯定比沪都呀首都的那些大师要差一些,要不然你带着它们去请大师给看看?” 孙连善笑道:“不用去看了,嘿嘿,这些确实是假货,都是假货。” 一听这话饶毅不太高兴了,他说道:“孙哥你这不是逗我玩嘛?这不太合适吧?咱们……” “饶总你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孙连善继续笑道,“我刚才就说了,我爹这辈子确实是个清官,这些东西是他收的不错,但他从不收贵重文物古董,他收的时候便知道这些东西是假货,所以才会收。” “我为什么给你带过来呢?因为这些东西是假货却不是垃圾,如果你们的鉴定师眼光不错那应该能看出,它们也是古物!” “我家老爷子给我介绍过这些东西,他说这里面每一样都是赝品,但每一样都是古品。” “不久前我看新闻,说今年首都春拍就有这样一件古品赝品拍出了天价,是一幅字帖,王羲之的《黄庭经》,它就是赝品,但被拍出了五千万的高价!有没有这回事?” 饶毅苦笑道:“确实有这回事,可是我的孙哥啊,你知不知道那幅《黄庭经》是谁写的?” “是清朝八大怪的郑板桥!” “而且郑板桥的《黄庭经》为什么能价值半个亿?因为它里面有段典故,简单来说就是郑板桥当时跟某个人打赌,说王羲之书法冠绝今古,但我也能写出它个八分神似。” “他们为了打赌,郑板桥临摹了王羲之的字,做出了那幅赝品《黄庭经》,这样它当然值钱。” 孙连善说道:“这些我都知道,我倒是不指望我家的东西价值半个亿,可它们也不是不值钱吧?” “就拿这幅画来说,画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这画我知道,它要是真品那谁敢卖?纯纯的国宝啊!” “可我这幅画是赝品,它是出自清代的赝品……” 他说着上去拿出一幅字画给饶毅和鉴定师看:“看这个签字,吴道玄,咱们都知道是吴道子字道玄,而看这签字上的‘玄’,它有没有少了点什么?” “就是少了一个点,最后一笔的‘点’。”鉴定师说道。 孙连善兴奋的说道:“没错!这为什么会少这个点?你们不知道吗?这是在避朝讳啊,而且避的正是清康熙爱新觉罗-玄烨的讳!” “简单来说这是一幅产自清朝康熙年间的古画,你们看这画功、看这落笔,这绝不是凡品,这种画即使是赝品它也很有价值啊!” 他越说越觉得有道理,说的是眉飞色舞。 可饶毅却越听笑容越苦涩。 他看向两个鉴定师,那俩鉴定师讪笑了几声忿忿摇头。 王忆一看就知道孙连善是在自嗨。 孙连善也发现不对劲了,问道:“怎么了,饶总,我说的不对吗?” 饶毅说道:“你说的对,这都是你父亲跟你说的吧?” 孙连善说道:“对,是我父亲平日里赏玩这些古玩的时候教我的知识,当然不只是这一点,还有很多我可以给你一一点明……” “不必不必。”饶毅笑的很无力,“孙哥,你父亲是咱们省收藏家协会的会员、和我同属翁洲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其实这些东西里面有几样我见过,他曾经带到我们协会说过,可是有些事我当时不便说给他听,因为那涉及到行规了。” “现在老爷子走了,那我没什么忌讳了,我把一些实情告诉你吧。” 他拿起签名为吴道玄的古画说道:“这些赝品是当代的赝品,作画者都是高手,不光精于画技、精于造假还精于心理战。” “他们知道现在人防备心极强,直接临摹名家名作容易识破,于是他们折中去以古人身份作赝品,就像这个‘玄’字少了最后一笔这种伎俩,就是他们最常用的把戏!” 孙连善顿时呆住了。 王忆听的啧啧称奇。 饶毅无奈的说:“我第一次看你父亲带来的画作时候就看出玄机来了,但我不好说。孙哥,希望你能理解我,你父亲收到的作品太多了,这些人的力量拧合在一起我扛不住,我不敢招惹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