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高兴宝玉竟然懂得题咏,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这其中‘潇湘馆’‘蘅芜苑’两处,是我极其喜爱的,其次是‘怡红院’‘浣葛山庄’,这四大地方,一定要有特别的诗文题咏才好。之前所题的对联虽然不错,但现在要再各自赋诗一首五言律诗,让我当面考考你们,这样才不辜负我从小教导你们的一番苦心。”
宝玉无奈,只得答应下来,然后下去自己构思作诗。 在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当中,探春的才华要高出姊妹们一筹,但她自己心里明白,还是难以与薛宝钗和林黛玉相比,只能勉强跟着大家敷衍了事。李纨也勉强凑成了一首律诗。贾妃按照顺序,先看姊妹们写的诗,内容如下: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所作: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万象争辉”匾额,探春所作: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文章造化”匾额,惜春所作: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文采风流”匾额,李纨所作: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所作: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着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世外仙源”匾额,林黛玉所作: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贾妃看完后,对这些诗作称赞了一番,又笑着说:“到底还是宝钗和黛玉妹妹的作品与众不同,不是我们这些愚笨的姊妹能比得上的。”原来林黛玉本想在今夜大展身手,把众人都比下去,可没想到贾妃只让每人写一匾一诗,她也不好违抗旨意多作,只能随便写了一首五言律诗来应付。
这时,宝玉还没有写完,他才刚作完“潇湘馆”与“蘅芜苑”两首诗,正在写“怡红院”的诗,刚起草的诗句中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不经意间瞥见了,趁着众人都没注意,急忙悄悄转身推了推宝玉,轻声说:“她因为不喜欢‘红香绿玉’这四个字,才改成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儿偏偏还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故意和她对着干吗?而且关于蕉叶的说法有很多,你再想一个字改了吧。”宝玉听了宝钗的话,紧张得直擦汗,说:“我这会儿实在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了。”
宝钗笑着说:“你只要把‘绿玉’的‘玉’字改成‘蜡’字就行了。”宝玉疑惑地问:“‘绿蜡’有什么出处吗?”宝钗听了,轻轻咂嘴点头,笑着说:“真亏了你,今晚就这水平,将来要是在金殿上对策,你说不定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朝钱珝咏芭蕉的诗,第一句就是‘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难道忘了?”
宝玉听了,顿时恍然大悟,开心地说:“该死,该死!这么现成的东西就在眼前,我居然想不起来,你可真是我的‘一字师’啊。从现在起,我就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也小声笑着说:“还不快接着写,别光姐姐妹妹地说了。谁是你姐姐,上面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这会儿又认我这个姐姐了。”两人一边说笑,宝钗又担心宝玉耽误时间,就抽身走开了。宝玉只好继续完成诗作,终于写完了三首。
林黛玉一直没能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心里自然有些不痛快。她瞧见宝玉独自要作四首律诗,费尽心思,便想着:何不为他代作两首,也好让他省些精力,免得顾此失彼。
于是,她轻步走到宝玉的桌案旁,小声问道:“都写完了吗?”宝玉回答说:“才写好了三首,就差‘杏帘在望’这一首了。”黛玉说:“既然这样,你先抄录前三首吧。等你抄完那三首,我也能替你把这首写出来。”说完,她低下头稍作思索,很快就吟成了一首律诗。她把诗写在纸条上,搓成一个小纸团,扔到宝玉跟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得这首诗比自己写的那三首高出许多,心里喜出望外,赶忙用工整的字体抄录下来,呈给贾妃。
贾妃看了宝玉呈上的诗: 《有凤来仪》 臣 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