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和太太知道你和林妹妹感情好,怕你知道了受不了,所以一直瞒着你。”宝玉听后,顿时悲痛欲绝,放声大哭起来,随后又无力地倒在了床上。 宝玉哭着哭着,忽然只觉得眼前一黑,四周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完全辨不清方向。他心中一阵慌乱,正不知所措时,隐隐约约看到前方似乎有个人影朝他走来。宝玉赶忙问道:“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那人回答道:“这里是阴司泉路。你阳寿未尽,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宝玉说道:“我刚刚听说有个故人去世了,就想着来这里找找她,结果不小心迷了路。”那人又问:“你说的故人是谁?”宝玉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姑苏的林黛玉。”那人听了,冷笑一声:“林黛玉活着的时候就和常人不同,死了也不是一般的鬼魂,她没有魂魄,你怎么可能找得到?凡人的魂魄,聚在一起就有了形体,消散了就化为了气,活着的时候魂魄聚合,死了就消散了。一般人的魂魄都难以寻觅,更何况是林黛玉呢。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宝玉听了,愣住了好一会儿,才问道:“既然说人死了魂魄就散了,那为什么又会有阴司呢?”
那人不屑地笑道:“这阴司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不过是世人过于执着生死之说,编造出这些说法来警示世人罢了。说是上天痛恨那些不安分守己、违背常理的人,有的人生辰禄命还没到尽头就自己夭折了,有的人沉迷于淫欲、仗着自己的脾气行凶作恶,无缘无故就丢了性命,所以特意设了这个地狱,把他们的魂魄囚禁起来,让他们遭受无尽的痛苦,来偿还生前犯下的罪孽。你现在来找林黛玉,这不是自己往陷阱里跳吗?而且林黛玉已经回到了太虚幻境,你要是真心想找她,就潜心修行,说不定以后还有相见的机会。要是你不安分守己,就会因为自行夭折的罪名被囚禁在阴司,到时候除了你的父母,你别想再见到林黛玉。”说完,那人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石头,朝着宝玉的心口扔了过来。 宝玉被这番话吓得不轻,又被那石头击中了心窝,心里害怕极了,只想赶紧回家,可他却怎么也找不到回去的路。正在他焦急万分、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在呼唤他。
他回头一看,原来是贾母、王夫人、宝钗、袭人等人围在他的床边,哭泣着喊着他的名字。宝玉这才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看着桌上的红灯,窗前的皓月,周围依旧是熟悉的锦绣装饰,还是那个繁华的世界。他定了定神,才意识到原来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大梦。他浑身冷汗淋漓,却觉得心里一下子清爽了许多。仔细回想梦中的情景,他知道自己与黛玉再无相见的可能,心中满是无奈,只能长叹几声。
宝钗其实早就知道黛玉已经去世,只是贾母等人担心宝玉知道后病情加重,难以医治,所以不让大家告诉他。而宝钗心里清楚,宝玉的病根源在于黛玉,丢了玉只是其次。所以她趁此机会把真相说了出来,希望宝玉能彻底死心,让他的神魂归位,这样或许病还有治愈的可能。贾母、王夫人等人一开始不明白宝钗的用意,还责怪她不该这么鲁莽。可看到宝玉醒来后,精神状态逐渐好转,这才放下心来。她们赶紧到外书房把毕大夫请了进来,给宝玉再次诊脉。
毕大夫诊完脉后,惊讶地说:“奇怪,这次脉象平稳沉静,精神也安定了,郁结之气也散开了,明天再吃点调理的药,应该很快就能康复了。”说完便告辞离去。众人见宝玉病情好转,这才各自安心地散去。
袭人一开始心里十分埋怨宝钗,觉得她不该这么早把黛玉去世的消息告诉宝玉,只是嘴上不好明说。莺儿也在背地里嘀咕宝钗:“姑娘也太性急了,不该这么早就说出来。”宝钗却不以为然,说道:“你们哪里知道其中的轻重,出了事自有我担着。”此后,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宝钗都毫不介意,一心只关注着宝玉的心病,暗自寻找着治愈他的办法。 日子一天天过去,宝玉的神志渐渐安定下来,只是偶尔想起黛玉,还是会有些糊涂。
袭人便慢慢地将“老爷觉得宝姑娘为人温和宽厚,所以选定了她;而觉得林姑娘性格古怪,担心她早逝;老太太怕你在病中不知轻重,着急出乱子,所以让雪雁过来哄你”这些话,时常说给宝玉听。宝玉听了,总是心酸落泪。他有时想一死了之,可又想起梦中那人说的话,怕老太太和太太生气,一时又下不了决心。再想想黛玉已经去世,而宝钗也是个极好的人,这才相信所谓的金石姻缘是命中注定,自己心里也渐渐释怀了一些。宝钗见宝玉的情况还算稳定,心里也踏实了许多。她在向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尽完家庭之礼后,就想方设法地开解宝玉心中的忧愁。 宝玉虽然还不能经常坐起来,但也常常看到宝钗坐在他的床前。宝玉心里的旧情难免又泛起波澜,可宝钗每次都用正言规劝他,安慰他说:“养身体要紧,你我既然已经成了夫妻,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