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从中选出最大的两条鲫鱼,并称重后告知:
“兄弟,这条二斤三两,这条二斤七两,总重量刚好五斤,总共两万五千块。
”
年轻男人痛快地支付给李建国,并吩咐:
“麻利点儿,帮我还捆好它。
”
李建国用绳子穿过鱼腮捆绑好,递给年轻人。
起初李建国还担心鱼可能会滞销,
然而仅仅半小时的时间,他已经卖出去三条鱼。
剩下的十尾鱼,估计再过一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就会全部卖出。
这次交易下来,李建国有望收入约十万块。
一旦鱼卖光,他就能够再去买渔具,前往永定河垂钓。
又过二十分钟,
李建国一眼认出一个人站在他的鱼摊前,
他是丰泽园采购部的张阳。
早晨来购物时,张阳无意间听到有人出售特大号的鲫鱼。
他知道此时节,哪怕是普通的鲫鱼也很不易获得,
而如此巨型的鲫鱼更是罕见。
若是买下来做为菜品供应,定能让食客赞赏不已。
带着这种念头,张阳匆匆赶来一探究竟。
当他看到李建国桶内活蹦乱跳的鲫鱼及标注的一公斤五千元的价格时,感到非常满意。
这下餐厅可以赚到不小的利润了。
“小哥,你这桶鲫鱼我全部都要了。
”
李建国直截了当地回复张阳说:
“我不会卖给你的。
”
原来李建国认识张阳,知道他是丰泽园的一员。
不管怎么卖,他也绝对不会让步给与丰泽园相关的人购买,
因为他曾因疾病重被丰泽园无情地解雇,这几乎断送了他的生命道路,
在那个年代,普通市民找一份工作并不容易,
可以说,丰泽园的解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他生活困境,甚至可能是导致先前他身体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
李建国对这段往事难以释怀。
听了李建国的话,张阳感到非常惊讶:
“喂,我全包了你还不高兴?哪有这么个说法。
”
李建国摇了摇头说:“真的不卖,你还是另找地方吧。
”
张阳仔细看了眼李建国,觉得对方有点面熟。
“你不就是王明德的徒弟吗?当初他们因为不得已才开除了你。
”
“这事是掌柜做的决定,跟我或者你师父都无半点关联,怎么可以全赖在我头上?”
“实在不行,我加点价怎么样?”
无论张阳怎么说,李建国依然坚持不卖。
看着顽固的李建国,张阳啐了一口痰就离开了,嘴里还嘟囔道:“真是倔得要命,到手的钱都不要!”
李建国清楚,自己的鱼质优良,根本不怕卖不出去。
干脆没理会张阳。
正如预料,
没多久,又一位客人来到了李建国的鱼摊前。
“兄弟,这几桶鲤鱼我全包了。
”
李建国注意到眼前的男人打扮得很斯文。
他担心是不是刚才那个丰泽园的张阳找人来帮忙买鱼。
所以便试探着问道:“先生,买这么多鱼干什么用?莫不是丰泽园的张阳拜托您来的?”
“若是如此,我不能把这些鱼卖给您。
您就别问了。
”
那男人笑了笑回答:
“丰泽园?我不是丰泽园的人,我是萃华楼的采购赵大军。
”
确定并非张阳派遣而来,见其相貌诚实可靠,李建国解释说:
“老哥,真对不起,我误认为您是来帮忙的。
”
赵大军轻松地笑道:“没事,我倒是对你这些鲤鱼感兴趣。
都是在哪弄来的?看这些家伙还挺大的。
”
李建国回答:“老哥,这是我昨天在永定河钓鱼所得的成果。
”
听后,赵大军有些惊讶地“咦”了一声,心存疑问:
他认为这些鲤鱼并不像是一般的垂钓品,更似大批量捕获而来的。
再加上这些鱼体型均匀。
说不定这家伙有特别的方式获取大量大鱼。
若能长期供应这样优质的鱼源,
赵大军岂非大发了一笔财。
更何况价格也极其低廉。
到时上报给老板的价格高些,自己岂非能额外赚很多钱?
赵大军心中盘算着这个如意算盘,决定要好好跟李建国打交道一番。
但他还是觉得好奇怪,这个小兄弟为什么拒绝将鱼卖给丰泽园?
“小伙子,你和丰泽园有什么纠葛吗?怎么不愿意卖鱼给他们?”
考虑到对方没什么恶意,李建国简述了自己因病被丰泽园辞退的经历给赵大军听。
听完后,赵大军认为丰泽园此举也确实欠妥,不过考虑到当前行业现状,这样做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
“原来是这样。
那你赶快给我称一下这一桶鱼,看有多少斤重吧。
”
李建国答应道:
“好嘞,老哥,你稍等一下。
”
李建国依次称量水桶中的鲤鱼,总计为十五斤四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