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旺财笑着挠挠头:“张大爷,您还不相信我嘛?我亲大爷他们家具厂要去羊城广交会参展,我跟他们一起去,路上能有个照应。羊城那边也靠海,我去弄些海货回来应该问题不大。”
张大强摸了摸下巴,神色稍缓,说道:“你小子,鬼点子就是多。行吧,我这就给你开介绍信,不过你可得记住,出门在外,安全第一。要是遇到啥难处,可别硬扛着,赶紧发电报回来。”
“放心吧,张大爷!我肯定小心谨慎。”周旺财拍着胸脯保证道。
他拿起介绍信放进书包,骑着三轮车回到家里,在碗柜里放了足够家里人吃一个月的粮食和腊肉、干鱼、鸡蛋、干香菇、干木耳等生活物资。
“爷爷奶奶,我要跟大爷他们一起去羊城出差,家里的试验田就交给你们了,碗柜里面的东西你们别不舍得吃。”周旺财说道。
“好,乖孙,你放心吧,我们知道了,你们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周铁牛说道。
“乖孙,奶奶给你煮点鸡蛋,你带着在路上吃吧。”张玉琴说道。
“奶奶,不用了,我准备好了吃的,大爷他们还在等着我呢,我得尽快过去汇合。”周旺财拍了拍书包说道。
他骑着三轮车出门去粮店换了十五斤全国粮票,然后去火车站跟周兴邦等家具厂的人汇合,路上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就把三轮车收进了空间,同时拿了一个帆布背包出来,里面装了一套衬衫和裤子,香皂毛巾牙刷搪瓷杯,还有一些吃的。
家具厂这边由副厂长吴锦程亲自带队,还有周兴邦和几个技术骨干,周旺财拿出介绍信和他们买了一起的车票,坐上同一节车厢。
“旺财,我这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呢,不知道羊城那边是什么样子。”周兴邦说道。
“大爷,那边具体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不过现在应该挺热的,我就带了衬衫和裤子。”周旺财拍了拍身上的帆布包说道。
“啊?咱们这边都要穿外套了,那边有这么热吗?”周兴邦说道。
周旺财笑着解释:“大爷,羊城在南方,和咱这儿气候不一样。这会儿咱都快入秋了,早晚凉飕飕的,可羊城10月还挺暖和呢。我打听过,那边平均温度有二十好几度,白天有时候能到三十度,穿衬衫正合适,带外套反而累赘。”
周兴邦说道:“原来是这样,看来这南北的差别还真大。哎呀,我这没带衬衫就带了一件厚外套,想着出门在外,别冻着了,没想到到那儿还穿不上。”
“没事,大爷,我带了两件衬衫,到时候换洗了,您穿我的就行。”周旺财迅速从空间里拿出一件衬衫放进帆布背包,再从帆布背包里拿出来给周兴邦。
火车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窗外的景色逐渐后退。
周旺财坐在座位上,满心都是对羊城的期待。
身旁的周兴邦还在和其他工人讨论着家具的展示细节,周旺财偶尔也会插上几句,给出一些新奇的点子。
“大爷,咱这展位虽然只有三天,但咱得弄得显眼些。到时候可以在展位周围拉几条彩带,再弄个大点的牌子,用中英文把咱们家具的特色和优势都写上去,这样路过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周旺财兴致勃勃地比划着说道。
“行啊,旺财,你这主意不错。这次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咱厂哪有这机会。”周兴邦满是感激地看着他。
火车在铁轨上有节奏地“哐当”前行,不一会儿,列车员提着热水壶,穿梭在狭窄过道,给乘客们续水,嘴里还不忘叮嘱大家“小心烫”。就在这时,车厢里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一位头发发白的大爷,满脸焦急,双手在行李架上翻找着,声音带着哭腔:“我的匣子呢?我的匣子没了!”那匣子里装着他辛苦攒下的钱,本打算去看望儿子时应急用,还有几张珍贵的全家福照片,承载着一家人的回忆。
周旺财立刻起身,快步走到大爷身边,问道:“大爷,您先别急,坐下来慢慢说,您的匣子是什么样子的,最后一次看到匣子是啥时候?”
周兴邦也赶忙凑过来,帮着安抚大爷情绪。
大爷哆哆嗦嗦地说道:“那是个木头匣子,上面有个铜锁,外面包了块蓝布。我上车后就放在行李架上了,刚才我想拿点钱出来买个面包,一摸行李架就发现没了。”
周旺财一边听,一边仔细打量着周围乘客的表情和动作。
只见一个年轻人眼神游离,双手不自觉地在身前交叉,还时不时往车厢连接处张望。
周旺财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这个年轻人很可疑,他不动声色地朝周兴邦使了个眼色,两人慢慢向年轻人靠近。
就在周旺财准备开口询问时,年轻人突然站起身,慌慌张张地往车厢连接处跑去。
周旺财大喊一声:“别跑!”一个箭步追了上去,周兴邦也紧跟其后。
年轻人跑得很快,可车厢里人多拥挤,没跑几步就被行李绊倒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