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和所属的朝代有关,唐朝时期信奉佛教所以形象大多如此,到宋朝更注重于礼仪,人伦,儒家思想的原因,哪吒的形象也就被这么塑造了。”
[ 哪吒2即将上映,哪吒自刎超前的精神内核这么多年依旧经典#亲子关系#家庭教育#]
[ 随着说话音和悲惨的音乐旋律,哪吒用刀毫不犹豫的向着自己割了下去,悲壮又决绝,剑上的血滴落,对面站着自己的父亲,这画面说不出的震撼。]
第一次看这种画面的古人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想说这不符合孝道,太叛逆了,。不对,这种思想是不对的。
不可思议,怎么敢,怎么能这样做,百善孝为先。
《孝经》里面怎么说的: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而震惊的学子本来有些懵在听到旁边人脱口而出的这话不知怎得就反驳了一句:
“孔融四岁让梨,但孔融也在成年后说出了“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
“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
“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的话啊!”
“父母做杀人放火之事你也包庇吗?愚孝是真的孝顺吗?”
旁边的人也是个读过书的,对这典故也明白,呵呵一声就反驳道,“所以孔融被曹操杀了,以“违反天道,不忠不孝”的罪名诛杀了。”
听到这反驳的话学子直接气的撸起了袖子,骂骂咧咧道,“孔融的原义是控诉那些生而不养的父母,这样的父母晚年又凭什么得到儿女的孝顺,你说这话哪里有错了?”
“而且曹操处理孔融是因为孔融作为孔子的后人,身为建安七子,自己嘴巴不严,说的道理和曹操的理念不符才被杀的,你看没看过史书到底?”
被反驳这人也不恼,只是说道:“但这事就是不对,当时是到了东汉末年了,可孝道一直在汉朝有很大影响,他作为一个儒家后人就这么反驳了,让百姓们学了去抛弃父母怎么办……”
说着说着两人就吵吵起来了,一个哪吒的故事让不少人感觉怎么这次和身边的人不能愉快吃瓜了呢,有分歧了。
不少人都觉得哪吒做得没错,哪有这样的父亲,跟自己仇人一样,但在周围都不认同的目光下还是沉默了下来。
甚至有些人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孝,不然怎么会觉得天幕说的有些对啊。
就在大家吵吵嚷嚷的时候,天幕已经从旁白解说了起来。
[ 哪吒自刎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尺度最大的表达,是为了反抗父权,反抗传统孝道,反抗对人性的压迫,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了不起的角色符号。]
[ 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好像在诉说你给的血肉在禁锢我,我不想要还给你,把我还给我自己。
儒家推崇的孝道也是为了忠,利于维护阶级统治,感情是需要培养的,不是血缘的赠品。]
[ 而且哪吒即使被逼死过一次,也摆脱不了父母,以莲花形态复生的哪吒依旧被李靖吆三喝四,人伦的大纲完全超脱了所谓的血脉与亲情。]
……,
“反了天了。。。一派胡言!”
“胡说八道,这思想听不得啊。”
“父母之恩大于天,这是能还清的吗?”
“没有孝道,规矩的约束,那人人和不识天数的野兽有何区别。”
“什么反抗,压迫的,我看这天幕就是对儒家的不待见,现在又用这种事来抹黑我们,其心可谓之狠毒啊!”
吵吵嚷嚷的在天幕说一句反驳一句的孝道尊崇者气得想吐血,一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立马把天幕给砸了。
这也让不少君王们看了一场大戏,有趣,太有趣了。
秦始皇:…,就这么短短时间,这些儒家就想出了另一套忽悠人的说法,我名声这么差这些天天忠君维礼的人都是维护的什么呢。
刘彻:(看戏中),这些人真是胆子大了,三言两语间就敢把过错推到他身上,左一句右一句是他提出了独尊儒术的,现在儒家名声不好还要让他背锅,他们清清白白忠君爱国的,呵呵…
宋朝作为文人最多的时期,天幕说得话听得朝中官员不得劲极了,让他们再乐呵呵的舔着大脸接受天幕的思想,那…是不行的。
他们就是以这一套准则行走的,放弃了还怎么忽悠…不是劝说有道德感的对手。
就在这样的兵荒马乱中,评论区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讨论:
【他们创造了你,却不接受你是你自己】
【实际上他不是自刎 他是将自己一点一点凌迟了 凌迟没办法展现出来太血腥了 所以才改成自刎 那是真真正正的自己将自己虐杀】
【可是就算他割肉还母剔骨还父,最后还是要受到李靖的钳制,他并没有成功】
【 他都已经割肉还父剔骨还母了,但用莲花化身后,两夫妻还是心安理得的训斥这个已经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孩子[尬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