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剑道上没什么天赋,多花点心思在符道上也是好事。”
“这份《正一符经》残篇乃是为师偶然所得,上面有着符修真正的修炼方法,你可以拿回去自行参悟......”
说完后,方月婵扔给苏铭一枚玉简,随后摆摆手意思他可以离去了。
“多谢师尊,弟子告退!”
苏铭将玉简收入储物袋后,拱手告退。
离开方月婵洞府后,苏铭一路上脚步没有丝毫停顿,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洞府练功房内。
盘坐在蒲团上,苏铭将《正一符经》取出,神识沉入其中开始参悟起来。
“这《正一符经》果然玄妙,可惜只是残篇......”
半个时辰后,苏铭放下玉简,眼中若有所思。
看完《正一符经》后,苏铭也算是知道方月婵为何放弃成为“符修”了。
符箓师和符修的最大区别,便是每个符修体内都会有一道本命灵符。
本命灵符和寻常的灵符不同,反而更接近于符宝,可以储存修士掌握的法术、神通,并且能够多次使用。
只不过符宝内储存的威能有限,会随着不断使用减少,而本命灵符使用后修士只需要用自己法力温养一段时间,便能够再次使用。
随着修士的修为精进,温养的时间越久本命灵符的威能就会愈发强大,甚至会衍生出各种玄妙功效。
“不过这本命灵符的炼制方式,为何让我感到有些熟悉?”
思索片刻后,苏铭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浮现出一张熟悉的面孔。
“常师兄!”
“《正一符经》对于本命灵符的描述,似乎和常师兄血符灵体天生的本命血符极为相似......”
根据他从藏经阁看到的记载,血符灵体随着修为愈发高深,体内凝聚的血符威能也会水涨船高,特性和本命灵符相差无几。
“也难怪每个血符灵体都是符道天才,寻常符箓师费尽心思都难以凝聚的本命灵符,常师兄天生就有,甚至更加强大、玄妙......”
“如果没猜错的话,本命灵符的存在,很可能就是修仙者通过血符灵体研究出来的。”
看着手中的《正一符经》,苏铭暗暗想到。
不过相较于本命灵符,让苏铭更加感兴趣的是《正一符经》记载的另一道法门。
符阵之道!
“以大量灵符替代阵纹,同样能够勾连天地,撼动天地灵气......”
“此法除了需要极高的符道修为外,还需要有一定的阵道修为,倒是极为适合我修行......”
苏铭看着《正一符经》内记载的符阵之道,眼中闪过喜色。
他拥有阵道天赋一事,何茹与方月婵已经知晓,选择修行符阵之道合情合理,完全不会遭到怀疑。
若是能熟练掌握符阵手段,他就算不暴露阵道修为,展现出来的实力也能大幅度提升。
“不过想要修行符阵之道,最低的条件就是凝聚本命灵符,而想要凝聚本命灵符,符道修为最少要达到二阶中品才能尝试......”
仔细将《正一符经》看了好几遍后,苏铭轻声道。
世间阵法都有阵眼,而符阵的阵眼就是本命灵符,寻常灵符根本无法承受符阵运转的强大灵力。
而且只有和修士心神相通的本命灵符作为“统帅”,组成符阵的每一张灵符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否则根本无法成阵。
想到这里,苏铭将《正一符经》收回储物袋,随后取出《符道真解》参悟起来。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就他目前的符道修为,连窥视符阵门槛的资格都没有,至少要突破二阶中品符箓师,并且成功凝聚本命灵符后才能尝试。
......
修仙无岁月,三个月的时间弹指间流逝。
这三个月以来,前线战场上的冲突愈发激烈。
到了这个时期,任何一处据点都至关重要,很有可能会决定谁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不过这些都和苏铭没有关系,他这段时间一步都没有迈出过洞府。
识海受损,甚至让他修炼重水淬体术都做不到。
毕竟催动无根重水淬炼肉身需要耗费的心神,可一点都不比功法修炼来得少。
这段时间,他每日除了喂养追魂蚕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参悟《符道真解》和《正一符经》了。
剩余的时间就是进入河图空间,借助河图洛书的玄妙,辅助真魂焰加快识海修复的速度。
三月之后的一日清晨,苏铭心神从河图空间中返回肉身后,从里到外收拾了一番洞府,将所有带有自身气息的物品全部清除干净。
做完这些,苏铭头也不回的走出洞府,朝着青源城的北城墙走去。
出了洞府后,苏铭也不着急,慢悠悠的走在街道上,最后一次欣赏青源城的风光。
随着局势愈发焦灼,青源城路上的修士更多了,不过大部分都显得十分匆忙,和苏铭“悠闲”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