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晏殊给塞进中书省参预政务之后,近来身心俱疲的刘娥正准备坐下来好好喘口大气,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她烧得是胆战心惊——皇宫里又着火了,而且还是一场超级大火!
这场大火将皇宫的几座重要宫殿都给点着了,分别是:崇德、长春、滋福、会庆、崇徽、天和、承明、延庆八殿。幸运的是,承蒙老天爷开恩,这些宫殿没有被烧毁,只是受损。在宫女和太监们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赵祯和刘娥当夜紧急撤离成功地逃出了火海。
第二天恰逢百官朝会,一听宫中半夜火起且烧到了皇太后和皇上的寝宫,大臣们顿时炸了锅。这天的朝会显然是没法举行了,但两府的大臣们坚决要求请见天子以安人心。于是,赵祯被迫单独出面于拱宸门的城楼之上接受百官的露天朝拜。当皇帝的仪仗出现在城楼之上时,众官员集体下拜,唯独当朝宰相吕夷简挺立不拜。
作为羊群中的骆驼,吕夷简显得很是异类,可他毫不慌张就是直挺挺地在那儿站着。不一会儿,楼上传来太监的一声细嗓子:“宰相大人为何不拜陛下呀?”
吕夷简慨然答道:“宫廷有变,臣斗胆恳请一睹圣颜!”
原来如此!赵祯这才往前凑了凑以便让吕大宰相当场验明一下真身,吕夷简定睛一瞧——果然是皇帝陛下,然后他这才跪地参拜。
前有玉清昭应宫的火灾,如今又是一场大火直接在皇宫内苑里烧了起来,这让刘娥也瞬间不淡定了。按照“天人合一”的说法,这一定是宋朝在朝政上面出现了大的纰漏和失策,所以老天爷这才降下灾祸以示惩戒。刘娥一面下诏大赦天下,一面让群臣上疏直言国政的失当,同时对这场大火的追责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负责追查火灾源头的宦官将此次大火的责任归咎在了宫中针织女工的头上,在一番屈打成招之后,这些替罪羊被直接押送到开封府去发落。然而,此时掌理开封府的知府大人程琳(就是那位鼓动刘娥效仿武则天称帝的老兄)却跟刘娥叫起板来。他认为这是冤案,然后命人将此次火灾的着火路线图给画出来,最后他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此次大火只是因为后宫的厨房太过狭小而炉灶又太过靠近壁板,再加上最近持续的天干物燥,所以才起了火灾。所以说这应该是天灾,而非人祸。
就像是心有灵犀似的,程琳这边刚刚拒绝刘娥下令严惩“凶手”的要求,那边监察御史蒋堂也上疏说道:“这场大火根本没有人为的迹象,完全就是天意所为。所以,陛下你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是不是德行有亏才对,你把责任推到宫女身上完全就是瞎扯。再说了,那些宫女在监狱里被人毒打一通肯定是什么罪名都会应承下来,如果你再把她们给杀了,那老天爷只会对你施以更严重的惩罚。”
这些话表面上是在说赵祯,但人人都知道实际上是在说谁。程琳和蒋堂还算含蓄和客气,可作为范仲淹的好友兼同年进士,殿中丞滕宗谅和秘书丞刘越就直接和大胆了很多。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范仲淹能和这两个人志趣相投也可以看出这二人是个什么角色。这二者里面滕宗谅是一个值得在此多说一句的人,正是因为他后来重修了岳阳楼,所以这才有了范仲淹在其要求下所作的那一首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原本也是范仲淹用来赞美滕宗谅的词句。
滕宗谅在奏疏里说道:“我们宋朝是以火德而得天下,如今我们反而被大火给烧了,这说明火已经失其本性,所以这才自己烧自己。由此可以推断出我们的国政体系已经是乱了,而原因就在于太后你作为一个女人却一直掌理着朝政大权,所以还请太后你把朝政大权还给陛下以正国本。”
刘越也说了意思相同的话,也是借机极力要求刘娥还政于赵祯,而且他的话比滕宗谅还要直接,具体说了什么不得而知,史书里只是交代了一句“言尤鲠直”。
因为这场火灾,刘娥先是下令大赦天下,然后又下令修缮宫殿时务必要节俭,切不可奢侈浪费,最后还让群臣上疏给朝廷提意见,她本来想借助这场大火给自己增添一点仁德宽厚的光环和色彩以便捞一点政治积分,可她怎么也没曾料到朝中的这些士大夫们竟然借由这场大火把她自己给烧着了。
既然是皇太后主动要求我们陈述国政的失当,那如今已经二十好几的皇帝陛下还不能亲政算不算是国政的失当呢?刘娥此举动可谓不折不扣的引火烧身,可任凭这些人闹得再起劲儿都没用,因为刘娥对此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免疫力和抗攻击属性。要说到此时宋朝谁的脸皮最厚,刘娥如果自谦第二恐怕也就无人敢称第一。因此,尽管外界要求刘娥还政的呼声又一次地响彻朝堂,但她却完全充耳不闻。
三个月后,被烧坏的宫殿相继修缮完毕,刘娥带着赵祯去天安殿祭谢天地,然后又去太庙里祭拜了一番宋朝的赵氏先祖。紧接着,或许是为了除除晦气,在被要求还政的呼声给折腾了将近两年以后,刘娥决定再次大赦天下并改年号为“明道”。也就是说,这一年宋朝总共有两个年号,前十个月为天圣十年,而明道元年仅仅只存在了两个月的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