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线缓缓向前推进。
推至宫门前,董兵无路可退,只能背靠宫墙,拼死一战。
正在此时,一声大喝响起。
“都给我住手!”
“住手!住手!住手!”
一连串的‘住手’声响起。
于禁、徐和抬头看去,只见宫墙之上,一个黑面虬髯的魁梧大汉,正抓着一名穿着龙袍的少年站在宫墙上。
大汉手中持剑,架在少年的脖子上。
“尔等再不住手,老子就把天子宰了!”
董卓双目圆睁,大声怒喝。
周围亲卫齐声大呼,将董卓的话传到于禁、徐和耳中。
“住手!”
二人见状不敢怠慢,连忙下令大军停止进攻。
宫墙外的董兵得以喘息。
董卓见张新军暂时停止了进攻,低头对怀中的刘协说道:“陛下,还不快令张新退军?”
刘协战战兢兢,讷讷无言。
他很郁闷。
自从张新攻下郑县之后,王允等忠于汉室的官员就开始谋划,打算等张新兵临城下之后,找个机会将他给藏起来,免得董卓挟持天子。
原本王允等人的计划是,让张新先攻一段时间。
等到城中人心浮动之时,或晓以大义,或威逼利诱,搞定一两个守将,然后再将刘协藏起来,开门放张新大军入城。
可没想到,长安城破的太快了!
张新大军当日抵达,夜里就破城了。
这下好了,不仅董卓没有准备,就连王允他们也没有准备。
当董卓半夜闯进天子寝宫,把刘协给拉起来的时候,他还以为董卓解锁了什么新的癖好,吓得菊花一紧。
直到站在城墙上,刘协这才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心中是又喜又悲。
喜的是自家老爹说的没错,姑父果然是忠臣。
大大滴忠臣!
悲的是......
姑父啊,你难道不知道,男人不能太快吗?
现在董贼拿剑架在我脖子上,你咋整?
董卓见刘协半天不说话,也不在意,对着宫外喊道:“天子有诏,令尔等退兵!”
于禁、徐和自然不会退兵,但眼前的情况显然不是他们能处理的,只能派人飞马到城外向张新汇报情况。
“董卓挟持天子立于宫墙之上?”
张新闻言大怒,“王子师他们也忒废物了点!”
之前在郑县的时候,你们这些百官就派人来说,要把我大侄子藏起来。
我特么都破城了,还没藏好?
好了,现在天子守国门了,你们叫我咋整?
张新骂了一会,发泄完情绪,也只能领着典韦等人,入城去见董卓。
“原来董卓长这逼样啊......”
说起来,双方打了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汉末大魔王的尊容。
就在张新打量董卓的时候,董卓也在仔细打量着他。
“好看,长得太好看了......”
董卓心中暗暗叹息,“如此少年英杰,恨不为我子也......”
“董仲颖。”
张新开口喊道:“汝穷途末路,尚欲做那困兽之斗耶?如今我十万大军入得长安,你挟持天子,纵能得一时之安,能得一世之安否?”
“汝之罪孽,九族难赎。”
张新继续喊道:“若你能放下手中刀剑,跪地投降,我看在你为国征战三十载,颇有功劳的份上,会向天子请求赦免你的族人,只诛你一人,不涉其他!”
“张子清,你少来这一套!”
董卓紧了紧手中之剑,“给句痛快话,退兵不退兵?”
刘协身躯一颤。
张新心中一紧,但面上还是做出一副淡定的模样,看向宫墙外的那些西凉兵。
“西凉的将士们!”
“尔等也曾是国家功臣,当拱卫天子,何故随反者乎?先降有赏!”
董兵闻言,面露犹豫之色。
“张新!”
董卓见状连忙大呼,“汝还不退兵,欲天子死乎?”
“你受襄帝厚恩,如今襄帝只剩下这一条血脉了,难道你要眼睁睁的看着他血脉断绝吗?”
这时宫墙上突然出现几个穿着官服的人,纷纷大呼道:“宣威侯,先退兵吧!万万不可伤了陛下啊!”
张新闻言不由恼怒。
此时正是心理博弈之时,你们这帮废物跳出来捣什么乱?
对张新而言,刘协是很重要没错,但也没那么重要。
大汉江山离了刘协就转不了了?
不会的。
刘协才多大,他会治国?
四百年汉室,宗亲多如牛毛,死了一个刘协,自然有别的宗室顶上。
董卓若是杀了他,张新完全可以另立一个新帝。
虽说勤王把王给勤死了,这事儿办得有点难看,不利于张新以后。
但刘协又不是他杀的,众目睽睽之下,孰是孰非,自有公论。
张新的形象最多从目前的汉室忠臣,转变为毁誉参半罢了。
影响很大,但也没那么大。
再说了,如今他手握重兵,实在不行的话,当个张卓也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