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让“座山雕”将“地势地图”画出,如若证实为真,自会对他有所褒奖。但功过不相抵,功当赏,过当罚。
座山雕立时表示,他愿意永世在苦力营,但求讨得半分差事。倘若能重新管理手下兄弟,帮张梦分忧。
想法倒美。但张梦知晓人之本性,向来难改。座山雕此刻的谄媚讨好,是形势所迫,绝非本性如此。若由座山雕管理众苦力,山匪戾气定又重蹈覆辙。
怕又是个土匪窝子。
他斟酌片刻,决定让座山雕,暂时担任“巡察小队”的“伍长”。
不用做苦力,专门纠察“苦力营”犯规犯矩之事,行使监察之权,将其上报上级。
如此一来。座山雕免于苦力,却也与众山匪苦力对立。再不怕暗中团结。
座山雕一叹,老实接受命运,光荣升任新职。
……
北扩徐徐图进,但因城西、北扩大动土木,山海县花销甚巨。
光是每日吃食,便要大把银子大把银子砸出。
张梦修为已是炼气九层。距离筑基不远,但在筑基前夕,打算先为后几个月的县内发展、问题,做出提前预设与应对。
老百姓种的“金黄稻穗”渐有收获。
在地里长势茂盛,但还不足以丰收。因稻穗种子甚少,需先种植成熟,再取其穗粒,继续种植,如此反复数次,才足以获得足够穗种,种满一田稻穗。
张梦虽有不少稻种。但分给众百姓后,所剩也无多。
想要不愁吃喝,终究要靠自己努力。张梦只是提供机会,提供资源,帮助提携,并且后备保障。
有些农户因各种原因,在种植“黄金稻穗”初期,便将穗种弄丢了。
这种情况,一般会上县衙求助。张梦会重给一包穗种。
见着地里的“金黄”日渐增多。
张梦亦是欣慰满足,要不了多久,山海县粮食方面,足以自给自足。
但在此之前,还需向外购米。
春风商会是“山海县”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段时日,分别在龙爪县、龙须县、龙鳞县开设铺面。
有“酒馆”“米商”……许多商铺。
各县的县令,均注意到“春风商会”。甚至与“王春风”见过。
但不知道,王春风背后是“山海县”,更不知背后是“张梦”。
全当王春风是颇有头脑,财力雄浑的神秘世家子弟。
王春风有其父“王大福”指导。十分上道,不时请各县县令饮酒,送礼。生意面上,一直顺遂得很。
春风商会日渐壮大,名声在外。在外采购的物资,每隔十五日,便会暗中护送回山海。
有米粮、酒水、瓷器……种种生活用具。还有“锄头”“铁盐”“刀斧”。
山海县快速发展,离不开这许多损耗。
支撑山海县的支柱,还是“黄玉人参”。
如今山海县的“人参户”,已增加到“五百户”,一户一月产参“三十五株”左右。
便是一万七千五百株。
仓库堆积“三万余株”,并非销不出去。而是如此巨量人参,涌入周围市县。必然一石激起千层浪。
紧随其后,人参价格下降,众商探究来源,山海县惹人关注。
如今山海县羽翼未丰,蛰伏发展为上。惹人注意,绝非良策,会打乱张梦规划。
张梦喊来“王春风”“王大福”父子。
如今“王家”与张梦走得甚近,其女嫁给周一龙,父子两人在张梦手底下当差。
张梦让父子二人,先汇报近况。
如今春风商会产业甚多,酒、米、布均有涉猎。能赚钱,但比不上“人参”暴利。
张梦每月批给“王家父子”一千五百株人参。
五百株换米粮,一千株换银子,银子部分留在春风商会,维持资金运转。部分运回山海,加持百姓生活,山海建设。
张梦问:“你们可有建议?尽管提出便是。”
王春风道:“县令,如今春风商会已经初具规模。我与父亲在走商时,多少接触了些江湖门派,发现了数条稳定、可靠的人参销路。”
张梦道:“说说看。”
王春风道:“从前我与父亲,多是将人参销往世家、地主之流。这些人虽有财力,但对人参消耗不大。持续输出,难免会有饱和、压价。”
王春风又道:“父亲说江湖行商,离不开与江湖门派打交道,有时江湖门派,是最好的销路,县老爷把人参,成:仙、凡、江湖三路而销,实是睿智之举。虽说我父子二人,本该只负责‘凡’销,但‘江湖’与我们甚近,理该主动为县令分忧。
故我与父亲在龙王郡附近,走商数地。大致将周边门派,全已统计在册。攀敲侧击,弄清楚了各门各派的作风。”
将一本书册献出。
张梦接过书册,上面字迹方正,记载十九个江湖门派。
其中三大门派,用红墨标注。是龙王郡最强盛的三大门派,分别为:铁砂门、次剑楼、魔风派。
其次十六个门派,或用蓝墨标注,或用绿墨标注,或用紫墨标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