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升格风潮甚至惊动了市局。
一些市局的科长们也按捺不住,开始四处活动。
虽然从级别上看是平调,但明眼人都清楚:市局某些清水衙门的科长,手中的实权远不及安江县这个开发区派出所所长来得实在。
毕竟,在这个经济腾飞的开发区里,一个派出所所长能调动的资源、能施加的影响力,绝非市局机关里那些务虚的科室可比拟。
肖士光拿起电话又放下,犹豫着要不要先给市局分管领导通个气。
他太清楚这个位置的分量了——市局周副局长的外甥、市委组织部王副部长的侄子…
甚至省厅某些领导的亲戚,都在暗中活动。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进来。"
祁同伟推门而入,敬了个标准的警礼:"局长好!"。
肖士光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笔挺的警服没有一丝褶皱,大檐帽下的发型一丝不苟,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沉稳。
他忽然想起四年前第一次见到祁同伟时的场景——那时他还是个因为得罪了人,而被发配到官田乡派出所的落魄民警。
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就...
"同伟来了,坐。"
肖士光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顺手把调令推了过去。
"看看吧。"
祁同伟双手接过文件,当看到"省公安厅政治部"几个大字时,瞳孔微微一缩。
他快速浏览完内容,抬起头时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局长,这'另有任用'是..."。
"我还想问你呢!"。
肖士光身子前倾:"同伟啊,你跟省厅哪位领导熟?怎么突然就来调令了?"。
这正是肖士光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祁同伟的档案他再熟悉不过,没听说他在省厅有什么关系。
如果真有这层关系,当初也不会被打压到官田乡那个穷乡僻壤了。
祁同伟脑海中闪过李达康的身影,但面上不露分毫:"局长,我真不知道。”
“可能是...上次破获那起跨省诈骗案,省厅表彰过?"。
肖士光眯起眼睛,显然不信这套说辞。
他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开发区升格在即,所里工作都安排好了吗?"。
这话问得意味深长。
祁同伟心知肚明——这是在试探他是否自愿离开。
他挺直腰板:"报告局长,所里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随时可以交接。"
肖士光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笑了:"好!年轻人就该多锻炼。”
“既然省厅看重你,那就去吧。"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份表格。
"把手续办一下,今天就可以交接工作了。"
祁同伟接过表格,心中暗喜。
他没想到李达康动作这么快,周末才说的事,周一调令就到了。
而且直接从省厅走程序,连市局都绕过了...
"对了"。
肖士光突然问道:"知道调去哪里吗?"。
祁同伟摇摇头,表情恰到好处地带着困惑:"不清楚,等省厅通知。"
在事情还没尘埃落定之前,祁同伟自然不可能对肖士光这个外人透露半点口风。
官场上的变数太多了,他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
肖士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拿起电话:"小张,通知政治处来个人,帮祁所长办调动手续。"
半小时后,祁同伟走出县局大楼。
初夏的阳光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
他回头望了一眼这座五层高的县局大楼,心中百感交集。
五年前,他从这里走出时,是一个前途暗淡、即将被发配到乡派出所的普通民警;
五年后,再从这里走出时,他已经是一个前途一片光明、即将赴任关安县局副局长的年轻干部。
而让他的命运发生如此大转变的,正是李达康。
祁同伟暗自握紧拳头,发誓一定要报答李达康的知遇之恩。
……
肖士光站在窗前,望着祁同伟的车驶出县局大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
开发区派出所——这个全县公安系统最炙手可热的职位,马上就要空出来了。
他转身走回办公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报表。
这是去年各派出所的经费使用情况,开发区派出所的数字赫然是其他派出所的十倍有余。
肖士光的手指在数字上轻轻敲击,思绪飘回三个月前的场景:
那天他带队去开发区派出所检查工作,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崭新的三层办公楼,蓝白相间的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前停着四辆锃亮的警车,大院里十几辆警用摩托车整齐排列,车身上的警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午饭是在所里食堂吃的,四菜一汤的标准并不稀奇。
但除了一个时蔬之外,其他三个都是硬菜——红烧肉、清蒸鲈鱼、白切鸡。
连汤都是用料十足的排骨汤。
随行的其他县局领导啧啧称奇,这伙食标准,别说其他的乡镇派出所了,就是县局食堂都比不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