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徐光启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下一步,自然是更上一层楼!如今江南已是一片锦绣,可我大明疆域辽阔,尚有许多地方等待开发。比如说……边疆。”
李明猛地坐直,吐掉草茎,眼中精光闪烁,“英雄所见略同啊老徐!我正琢磨这事儿呢!江南这块咱算是盘活了,可边疆那块还是块硬骨头,得啃下来!”
他深知边疆开发困难重重,比在江南推行新政难上百倍。
那地方苦寒之地,环境恶劣,谁愿意去?
去了吃啥喝啥?
可这块硬骨头,他还真就啃定了!
他骨子里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那股子“愚公移山”的狠劲儿,上来了!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环境问题。
现代知识告诉他,沙漠变绿洲不是梦,只要方法得当。
说干就干!
他立马开始研究如何改善边疆那鬼地方的环境。
什么防风固沙、什么水土保持,各种现代的、古代的,能用的招数他都翻出来研究了个遍。
戚继光,这位抗倭名将,如今也被李明忽悠来了,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两人骑着马,顶着烈日,在茫茫的边疆沙漠里勘察,那场景,妥妥的“沙漠求生”既视感。
“戚将军,你看这地儿,要是种上一排排的梭梭树,再弄点儿沙棘啥的,是不是就能挡住风沙了?”李明指着一片沙丘,豪情万丈。
戚继光抹了把脸上的汗,点头道:“李大人这法子妙啊!只是……这得多少树苗?多少人力物力?银子……”
是啊,银子!
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要搞这么大的工程,没钱寸步难行。
朝廷的钱都用到刀刃上了,哪能拨这么多出来?
李明挠了挠头,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这边的资金还没着落,那边又冒出来个新问题。
边疆部落的首领乙,是个老顽固,一听李明要开发他们的地盘,立马炸毛了。
他担心部落被同化,祖宗的基业被毁,坚决抵制李明的计划。
“不行!绝对不行!你们这些外来人,休想动我们的地盘!”首领乙拍着桌子,唾沫星子乱飞,“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你们一来就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不答应!”
他跑到各个部落里煽风点火,搞得人心惶惶,不少原本支持李明的居民也开始动摇,给李明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李明真是一个头两个大,感觉自己就像个夹心饼干,两头受气。
就在李明焦头烂额之际,转机出现了。
一次勘察中,他意外发现沙漠深处竟然隐藏着一处水源!
这简直就是天降甘霖!
他兴奋得像个孩子,立马设计了一套简单的灌溉系统,利用这处水源改善了部分沙漠地区的环境。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边疆地区。
一些移民代表将信将疑地前来观看,当他们亲眼看到沙漠里竟然长出了绿油油的草,眼睛都直了!
“这……这真是奇迹啊!”一位移民代表激动得老泪纵横,“我做梦都没想到,这沙漠里还能长出草来!”
另一个代表也感慨道:“要是真能在这里种地,我们一家老小就不用四处漂泊了……”
看着移民代表们充满希望的眼神,李明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边疆变成一片肥沃的土地!
“诸位,”李明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话还没说完,戚继光突然指着远处惊呼:“那是什么?!”风沙依旧肆虐,但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湿润,一丝希望的味道。
李明站在一块用木栅栏围起来的试验田前,手里拿着一把绿油油的嫩草,就像捧着新生儿的希望。
周围聚集着一群边疆移民代表,他们衣衫褴褛,脸上写满了风霜和疑虑,像一群惊弓之鸟,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片绿洲。
“各位父老乡亲,瞧好了!”李明中气十足,声如洪钟,“这可不是什么海市蜃楼,也不是障眼法,这就是咱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希望!”他将手中的嫩草递给一位老者,“您老摸摸,这可是真真切切的草,在咱们这片曾经的荒漠上长出来的!”
老者颤抖着手接过草,仔细摩挲,浑浊的眼中渐渐泛起光彩。
“真是草……真的是草……”他喃喃自语,老泪纵横。
李明见状,心中更是豪情万丈。
他指着试验田旁的一张巨幅图纸,上面描绘着未来边疆的景象:绿树成荫,良田万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这,就是咱们未来的边疆!”李明慷慨激昂,“不再是苦寒之地,不再是荒芜沙漠,而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一片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