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日,大理寺上下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他们每次进出沈大人的署衙,都能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安静在坐在一角。
大多时候他都安静地看着书,偶尔会给他们沈大人添个水、磨个墨。
一开始他们惊讶,还觉得浑身不自在,但久而久之,也能当那人不存在了。
这日沈玉铮忙到很晚,才抬起头来。
察觉到沈玉铮的动静,温云致放下了书。“要吃点东西吗?”
沈玉铮看了一眼窗外黑沉沉的夜色,摇了摇头:“不了,回去吧。”
温云致便拿过屋门后挂着的灯笼,提着立在门口,等着沈玉铮收拾。
沈玉铮收拾好,走了出来。
台阶下月色如水,远处树影洇成水墨,风掠过枝头簌簌作响。
两人乘着月色出了大理寺,沿着安静的淮水街往回走。
这几日,回家的这一段路,温云致都陪在沈玉铮身旁。
不止这些,每日凌晨温云致还会提前出现在沈玉铮的宅子外,送她上早朝,随后又和她一起去大理寺。
从沈玉铮那日让他跟在身边起,日日如此。
他知晓沈玉铮为何如此,若琬郡主要离间沈玉铮和太后的关系,必会对他出手。
沈玉铮为了防止意外,直接将他放在眼皮下。
而他为此甘之如饴,甚至窃窃自喜。
这些时日他得到的太多,沈玉铮没有再拒绝他的靠近,甚至连他带给她的点心,都尝了两块。
这一切好像是在梦中。
他不贪恋,只要能留在沈玉铮身边就好。
等到了宅子门口,沈玉铮正要走进去,温云致叫住了她。
“阿铮你明早有没有想吃的?”
沈玉铮注意到红舒望过来的视线,便道:“就上次的枣泥糕吧。”
“好。”原来阿铮是喜欢吃的。
红舒的视线太过明显,沈玉铮想忽视都忽视不了,于是又补充:“多做些。”
“好!”温云致弯起眼,笑着应下。
等到第二日一早,温云致就提着一个食盒出现在宅子门口。
沈玉铮打开盒子,先塞了两块,急着要去上早朝。
古代可没有迟到扣工资一说,古代早朝迟到,那是掉脑袋的事。
到了宫门口,沈玉铮道:“剩下的等我回署衙再吃。”
“好。”温云致点头,目送沈玉铮进了宫。
红舒抱着刀,目光掠向他手上的食盒,眼底闪了闪:“公子,我来帮你拿着吧。”
“不用。”温云致毫不犹豫地拒绝。
红舒暗暗撇了撇嘴,心想:又不是吃不到,主子会分一半给她的。
一个时辰后,早朝结束,官员陆陆续续从宫门出来,各自往各自的署衙赶去。
温云致在人流中看到了沈玉铮,但他挂着笑的脸在看到她身旁的人时,瞬间僵硬下来。
脸色逐渐阴沉,五指收紧。
直到两人走到自己面前,他勉强动了动嘴角,才扯出一个古怪的笑容来。
“赵大人什么时候回来的?”
赵良笙向温云致拱手作揖:“温大人,下官是昨日回京,今早进宫述职。”
温云致冷声道:“担不起一声“大人”,我如今可没有官职了。赵大人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赵良笙一板一眼地道:“一切听陛下的诏令。”
赵良笙转过头,看向沈玉铮时,脸色温和下来:“沈大人,我回京之前,江南的父老乡亲托我给你带了些特产。沈大人什么时候有空,下官将东西送过来?”
沈玉铮想了想道:“明日吧,明晚我在醉仙楼为赵大人接风洗尘,还请赵大人赏脸。”
赵良笙抬起头,眼里含着克制的笑意:“我会来的。”
沈玉铮点了点头,示意告辞,随后上了马车。
温云致看了赵良笙一眼,这才跟了上去。
赵良笙看着马车在他眼前慢慢驶离,脸上的笑容也慢慢消失了。眼底克制的思念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一时之间他的脸色有些狼狈。
但很快他就收敛了起来,一步步离开了宫门。
*
马车上,温云致久久沉默着。
沈玉铮却在想着,刚才赵良笙跟她说的如今江南的情况,她从江南回来,也有好一段时间了。
江南如今是什么情况她并不了解,但这不代表她不关心,如今从赵良笙口中知道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她就放下心来了。
一直到了大理寺两人都没开口,沈玉铮下了马车,径直往里走。
温云致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将点心递了上去:“阿铮吃点东西吧,午膳还早呢。”
“好。”沈玉铮接了过来,看到一旁的红舒,又道,“温云致你帮我去汪禅那要份卷宗,昨日让他给我的,怎么一直没送来。”
“好。”温云致点了点头,他正好也想找借口离开一会儿,否则他怕控制不住自己嫉妒的心思了。
等温云致一离开,沈玉铮道:“只能分你一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