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阳警局的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墙上挂着的白板前,南枫夕,韩翊等几名刑警正围坐在一张长桌旁,讨论着这件案件的最新进展。房间内的气氛紧张而专注,只有偶尔传来的笔尖在纸上划动的沙沙声和低沉的讨论声。
会议桌上摊开着一张放大的嫌疑人画像,画像旁边是一系列案件资料和现场照片。画像中的人物特征被突出标记,包括嫌疑人的脸型、眼睛、鼻子和嘴巴等,这些都是刑警们讨论的重点。
“注意这里,”南枫夕指着画像上的一个细节说,“嫌疑人的左眼角上方有一道疤痕,这可能是我们识别他的关键。”
韩翊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不能只依赖这个特征,因为疤痕是可以被遮盖或者伪装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
这时,南枫夕再一次重复的仔细的观看着眼前的监控记录,她一秒一秒的看着监控画面内的嫌疑人,她提出了她的发现:“我在监控录像中注意到,嫌疑人走路时有一个明显的摇摆步态的动作,这可能是由于脊柱侧弯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
南枫夕环视了会议室一圈,然后总结道:“很好,这些都是重要的线索。我们需要将这些特征整合到我们的搜查中。现在,让我们讨论一下如何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公众,同时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随着讨论的深入,南枫夕等人开始制定详细的搜查计划。他们决定将画像和嫌疑人的特征发布到警局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同时通知辖区内的各个派出所,要求他们提高警惕,注意任何可疑的人员。我们的人拿着画像到案发现场附近询问打听一些线索。
会议室内,南枫夕等人的表情逐渐从紧张转为坚定。他们知道,每一次讨论都可能为破案带来新的转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揭开真相的关键。随着会议的结束,他们各自带着任务离开,准备投入到紧张的调查工作中去。
在繁忙的街道上,南枫夕和韩翊,沈羽等人正拿着一张嫌疑人的画像,他的眼神坚定而专注。画像上的人物特征被细致地描绘出来,从眉宇间的皱纹到嘴角的细微弧度,每一个细节都显得至关重要。警察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过往的行人,试图在人群中找到与画像中相似的面孔。
他们的步伐稳健而迅速,不时地在人群中停下脚步,向路边的摊贩、店铺老板或是闲坐的老人展示画像,询问他们是否见过这个人。南枫夕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即使在嘈杂的街道上也能让人听得清楚。
“您好,我是警察,请问您有没有见过这个人?”南枫夕礼貌地问道,同时将画像递到对方眼前。她的目光锐利,似乎能洞察人心,但同时她的态度温和,不让人感到压迫。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枫夕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微的汗珠,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知道,每一次询问都可能是关键的线索,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案件的进展。她继续在人群中穿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目击者,直到找到那个与画像中相似的人影。
街道上,人潮涌动,霓虹灯闪烁着斑斓的光芒。南枫夕身穿便衣,手里紧握着一张嫌疑人的画像,正沿着人行道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过往的面孔。她的眉头紧锁,眼神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画像上的嫌疑人有着明显的特征:一头杂乱的黑发,一双深邃的眼睛,以及一个显眼的疤痕。
南枫夕在人群中穿梭,不时停下脚步,向路边的行人展示画像,询问是否有人见过这个人。大多数人只是匆匆一瞥,摇摇头继续前行,但她并没有因此气馁,她知道,线索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普通的面孔之中。
就在这时,一位大姐人从旁边的小巷走了出来,她的目光在南枫夕手中的画像上停留了片刻。南枫夕注意到了她的目光,迅速走上前去,礼貌地问道:“您好,我是警察,请问您有没有见过这个人?”
大姐眯起眼睛,仔细地端详着画像,然后点了点头,说:“我好像见过他,就在前几天,他在那边的便利店里买了些东西。”
南枫夕的心跳加速,她立刻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下大姐提供的信息。“您能描述一下他当时的样子吗?或者他有什么特别的行为?”
大姐回忆着:“他穿着一件深色的夹克,戴着帽子,看起来有些紧张。他买了一些食物和水,付钱的时候手都在抖。走的时候还有点摇晃,对了他眼角上的那个疤和你们画上的呀一模一样。”
南枫夕感谢大姐的合作,并迅速将这些信息告诉给了其他人,她看着刚刚大姐指着的那个便利店。
南枫夕到达便利店内,她打量着便利店内的监控设施,收银员看见了南枫夕便热情的招呼道:“您好,你需要一点什么?”
南枫夕将手上的嫌疑人画像反转过来抬高到了收银员眼前:“见过这个人吗?”
收银员接过嫌疑人的画像仔细的回忆了一番:“我见过,嗯……他家就在前面的那个小区里面,之前有一次他在这里买了很多东西,我们给他送过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