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领命而去,开始筹备应对之策。而朱元璋则坐在营帐里,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次日,朱元璋,朱标及朱棣设下一个局,以试探东瀛使者的真实意图。他们故意在琉璃工坊周围布下重重迷雾,让使者们难以窥探。同时,他们又暗中派出人手,在工坊内制造了多起“神秘失窃”事件,让使者们误以为琉璃技术已经失传。
使者们果然中计,他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频繁向大明朝廷施压,要求购买琉璃技术的资料。朱棣和徐妙云心知肚明,这些东瀛使者不过是想趁机窃取大明的智慧结晶。他们决定以智取胜,利用大明的传统文化来应对这场危机。
在番邦觐见的回礼仪式上,朱棣和徐妙云献上了一幅幅精美的圣贤书卷。这些书卷上记录着大明历代皇帝的治国智慧和圣贤的教诲,却唯独没有琉璃技术的半点记载。使者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朱棣微笑着解释道:“大明的文化博大精深,琉璃技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愿意与各国交流文化,但绝不会将先祖们留下的智慧结晶轻易交出。”
使者们无奈离去,朱棣和徐妙云却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们知道,东瀛使者不会善罢甘休,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这一日,东瀛使者来到了琉璃店,妄图要挟店员交出改进后的琉璃技术。店员深知这技术是店铺的立足之本,更是燕王与燕王妃的心血,坚决不肯交。那东瀛使者恼羞成怒,竟恶人先告状,向当地官府投诉说店员破坏交易,试图以此来逼迫交出技术。
“是谁在店里吵吵闹闹的?”一声怒喝传来,众人皆是一惊。只见门口站着两个人,年纪不大,但身上却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皇太孙朱雄英和湘王朱柏。两人今日出来逛街,想要顺道看望一下朱棣和徐妙云,并参观他们所开的琉璃店。然而,这店里的争吵声实在太大,让两人不禁好奇地走了进来。
朱雄英和朱柏对视一眼,示意店员们暂时不要暴露他们的身份。他们想看看这些东瀛使者到底要闹什么花样。毕竟,以他们的身份,如果贸然插手,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们决定低调行事,先观察一番再说。
“两个小朋友,这里没你们的事,快回家吃饭吧!”一名东瀛使者不耐烦地挥挥手,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他显然把朱雄英和朱柏当成了普通小孩,完全不放在眼里。
“我说你们买东西就买东西,怎么能这么不讲道理呢?还抢别人的手艺,真是太过分了!”朱柏瞪大眼睛,毫不畏惧地回应道。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正义感。
面对朱柏的质问,那名东瀛使者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不屑的笑容:“哈哈,小孩子懂什么?这可是我们东瀛国的传统工艺,你们华夏人有何资格说三道四?”
“哼,你这是强词夺理!明明就是你们东瀛人不讲道理,欺负我们华夏百姓!”朱柏气愤地反驳道。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场面一度十分紧张。而朱雄英则静静地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局势的发展。他心中暗自思索,这些东瀛使者究竟为何如此嚣张跋扈?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一件琉璃工艺品吗?还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最终,负责贸易接待的官员以及东瀛使者都被带到了衙门。朱雄英和朱柏也跟随着一同前往,他们要看看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一路上,朱柏仍愤愤不平,觉得这些东瀛人实在太可恶了。
朱雄英则安慰道:“别急,我们先到衙门里看看情况。我相信一定会有公正的判决。”
朱柏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嗯,我们一定要让这些东瀛人知道,我们华夏人可不是好欺负的!”
“参见大人,我们正打算购买琉璃饰品,他们不让购买。”东瀛使者厚着脸皮恶人先告状,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朱雄英看着这一幕,心中冷笑不已,但他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不卑不亢地说道:“明明是你们抢劫琉璃技术。”
那东瀛使者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朱雄英竟然敢直接揭露他们的真实目的,于是他想要转移话题,将责任推给朱雄英等人,便恶狠狠地说道:“你们是谁?为什么见了大人还不下跪?”
听到这话,一旁的官人也立刻附和道:“对啊,见到本官怎么不下跪呢?”
然而,朱雄英与朱柏并没有被他们的威胁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地回应道:“我们跪,你可受不起。”
就在这时,站在台上的官员突然看到了朱雄英和朱柏,他的眼睛瞬间瞪大,急忙从台上跑下来,恭敬地行礼道:“参见太孙殿下,湘王殿下。”
官人见状,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他知道自己惹到了不该惹的人。而那东瀛使者则是一脸茫然,显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胆使者,竟敢对太孙殿下和湘王殿下不敬。”官人立刻改变了态度,大声呵斥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