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也点头说道:“父亲母亲,这肉燕和佛跳墙的味道,比宫中的佳肴更有一番独特的风味。而且这里的文化如此独特,真是让孩儿大开眼界。”
朱高煦则咽了咽口水,说道:“我还能再吃好几碗呢,实在是太好吃啦!”
朱宝云眨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说:“我也喜欢,还想吃。
朱棣饶有兴致地应道:“听您这么一说,这福州的民俗真是丰富多彩。这传统服饰的确是巧夺天工,充分展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那除了美食和龙舟竞渡,此地还有何独特的民俗?”
老者捋了捋胡须,说道:“贵客您有所不知,咱福州的婚俗也很有讲究。男女成婚,得先经过三媒六聘,迎亲那天更是热闹非凡。新娘子要头戴凤冠,身披霞帔,坐着大红花轿,一路上吹吹打打。到了新郎家,还有跨火盆、拜天地等一系列仪式。还有那中元节,人们会祭祀祖先,放河灯,为逝去的亲人祈福。到了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要都要摆上一桌瓜果月饼,赏月团圆。福州的民俗啊,那真是说也说不完。”
徐妙云不禁感叹道:“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当真让人叹为观止。
老者捋了捋胡须,说道:“贵客您有所不知,咱福州的闽剧那也是一绝。闽剧的唱腔优美婉转,动作细腻传神,讲述的都是咱老百姓的故事。还有那寿山石雕刻,巧匠们能在小小的石头上雕琢出世间万象,那技艺堪称鬼斧神工。再者,福州的茶文化也源远流长,泡一壶茉莉花茶,香气四溢,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朱高煦兴奋地说着:“这闽剧,真想亲眼去看看。”
朱宝云也给予相应回应:“我也想看闽剧,一定很好玩。”
老者接着说:“对了,前面不远处就有闽剧表演,现在开始表演了,那可是咱福州的特色,几位客官不妨去瞧瞧。”
在老爷爷的热情指引下,他们前往闽剧表演舞台。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粉墨登场。悠扬的唱腔,精彩的动作,将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
朱高炽看得入神,忍不住说道:“这表演真是精彩绝伦,一招一式都充满韵味。”朱高煦兴奋地拍着手:“太好看了,比宫里的表演还有趣!”朱宝云也眨着大眼睛,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喜欢那个姐姐的衣服,好漂亮啊!”
朱棣和徐妙云相视而笑,一家人沉浸在这独特的艺术氛围中,感受着福州的文化魅力。
之后朱棣一家漫步在福州城的街头,阳光洒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折射出岁月的痕迹。
街头巷尾,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一个卖花的小姑娘,手捧着一篮鲜艳的花朵,笑容如同花朵般灿烂。朱棣停步,买下一束,送给身旁的徐妙云,引得她眉眼弯弯。
路过一家小吃摊,热气腾腾的蒸笼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摊主熟练地包着肉粽,手法娴熟,朱棣饶有兴致地看着,决定买几个尝尝。随后,他们寻了一处阴凉且安静的角落,围坐在一张简陋但整洁的木桌旁。
朱高炽迫不及待地伸手拿过一个肉粽,手忙脚乱地剥开粽叶,那急切的模样惹得众人一阵轻笑。朱高煦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手中的肉粽,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闻着可真香啊!”朱宝云也乖巧地等待着,小脸上满是期待。
朱棣微笑着看着孩子们,轻轻拿起一个肉粽,小心翼翼地剥开粽叶。他先是闻了闻那扑鼻的香气,然后咬下一口,糯米的软糯与肉馅的鲜美瞬间在口中交融。糯米粒粒饱满,吸饱了肉汁的浓香,肉馅肥瘦适中,调味恰到好处,咸香中带着一丝粽叶的清香。朱棣不禁赞叹道:“这肉粽味道醇厚,食材搭配精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徐妙云也跟着咬了一小口,细细品味后说道:“确实,这肉粽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朱高炽将嘴巴塞得满满当当的,囫囵吞枣般地咀嚼着,含糊不清地说道:“父亲,这可比宫中的点心还要美味啊!”话音刚落,他便迫不及待地再次咬下一大口,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朱高煦也不甘示弱,嘴里还嚼着食物,忙不迭地点头附和:“确实好吃极了!我还想再来一个呢。”而一旁的朱宝云则细细品味着,嘴角上扬,露出满足的微笑,轻声细语地赞叹道:“父亲、母亲,这肉粽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朱棣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桌旁,共同品尝着美味的肉粽。朱高炽由于吃得过于急切,一不小心被噎到了,只能伸直了脖子,满脸憋得通红。徐妙云见状,赶紧递给他一杯水,并轻轻地拍打他的后背,略带责备地提醒道:“慢点吃,别着急,又没有人会跟你争抢。”朱高炽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终于缓过气来,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朱高煦看到哥哥那副窘迫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响彻整个院子。然而,这一笑却让他嘴里的肉粽猛地喷了出来,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朱棣的衣角上。朱高煦立刻吓得不敢出声,他深知自己闯祸了,生怕父亲会怪罪于他。但朱棣却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责备他半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